让儿童歌舞剧绽放校园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2-10-30 阅读次数:770
次
闸北区实验小学是上海市艺术特色学校,长期以来学校的艺术教育已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氛围,在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我校对学生的艺术熏陶作为学校整体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在营造和谐校园,创建温馨教室的活动中我们已把艺术教育列入重要的议程中,艺术教育在整个课程体系发展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
近年来,我校又进一步拓宽了艺术教育的渠道,积极开展并推广儿童歌舞剧。作为儿童歌舞剧的试点学校,我们依托儿童歌舞剧通过肢体和情感的互动,来唤醒心灵的教育,呼唤学生美好心灵的体验,形成和谐情感,激发儿童对歌舞剧参与、创造、分享、服务等行为。因而,儿童歌舞剧作为艺术教育的范畴之一,与我校个性化教育和生态教育整体改革的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完全一致。我校仍从以下几方面具体开展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一、实施科学管理 保障儿童歌舞剧有效发展
我校把规范艺术教育的管理、规范、制度作为促进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1、领导重视 健全网络
为了加强对儿童歌舞剧工作的重视和引领,健全完善学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有校长兼任,主要成员由学校课程研发部、学生发展部、人力资源部、后勤保障部等相关成员担任。这样,领导小组成员的多部门构成,就为儿童歌舞剧及所需的各种资源的整合提供了可能。
同时,由于艺术教育领导小组绝大部分成员隶属于学校行政班子成员,因而,学校行政会议定期反馈学校艺术教育和儿童歌舞剧工作开展的及时信息,从而使学校艺术教育的实效性得到保证。
2、制定规划 完善制度
为了促进学校儿童歌舞剧工作的内涵发展,我校制定的《闸北区实验小学艺术教育五年规划》是学校艺术教育的总目标,通过努力,使学校呈现具有艺术氛围浓、艺术教育质量高、艺术师资力量雄厚、艺术活动活跃、学生综合艺术素养明显提高的艺术教育特色校。
我们有明确的艺术教育工作的具体分工: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艺术教育的开展;课程研发部负责艺术教学优化、其他学科艺术渗透、艺术拓展型与研究型课程研发、艺术教育教科研活动;学生发展部负责学生校内外艺术活动的管理以及艺术社团的指导;人力资源部负责艺术师资的调配以培养;后勤保障部负责艺术教育所需的各项事务和资金保障。
我们有明确艺术教育的各项制度:如:艺术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节,艺术教
育质量监控制、艺术项目科研申报制、艺术师资激励制、艺术教育专项活动经费使用制度等。这些制度经教代会通过后,都已经生效。
3、加大投入 革新硬件
这几年,学校设立专款,三年来共投入36万元,用于艺术教育硬件改造。其中包括舞蹈房训练房、乐器室并配备了多媒体运用设备,在环境布置和器材配备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歌舞剧的排演实现了了人员和经费的保障。
4、优化师资 外引内培
学校聘请原清水哦啊年活动中心编导胡伟华教师利用330后的时间为学生歌舞剧的活动进行指导。同时也并输送吴怡君等教师参加一系列相关的培训。这为提升学校素质教育的综合实力,合作融洽学校与社会各教育资源之间的关系,拓展创新学生素质教育的领域和内容,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二、开齐开足艺术课程 儿童歌舞剧率先实践
结合二期课改,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学校艺术教育教学内涵,加强课程整合和学科渗透,构建我校课程框架:基础型课程(音乐课)+四自课程(自研式拓展课程、自创式综合课程、自助式活动课程、自悟式生活课程),儿童歌舞剧作为自研式拓展课程之一,不仅是常规音乐课的有效拓展,更是对一种艺术形式的有效探索
1、普及艺术教育课程,提高艺术素养。
在区的各项活动中,相关艺术教研活动中,我校的音乐教师多次担任公开课教学,精湛的业务技艺、创新的课堂教学,深受专家好评。2011年6月,我校还成为上海市儿童歌舞剧试点工作的十二家单位之一,本学期率先在三年级开展试点工作,并为此配备了优质师资队伍(舞蹈、声乐、朗诵、表演专长的老师),他们中有闸北区区级骨干骨干教师,有区教学技能评比二等奖奖的获得者,组成的专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扎实推进此项工作。
2、完善艺术专业课程,形成校本教材。
“个性化教育 生态状成长。”是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让孩子们琴棋书画、德艺双馨,是我们追求的艺术特色目标。一年级学生在音乐课程基础上设立了以学生舞美和形态的形体课程。在这样的拓展课中,学生学会了基本舞蹈动作、学会了简单舞蹈造型,并和音乐课程紧密联系创编了一系列小型歌舞节目,并形成了有鲜明特色的校本教材。使我校专业教学更为系统有序,促使学生学有所获,艺术创造力得以发展,艺术素养得到提高。为歌舞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建设艺术社团,彰显艺术才华。
学校致力于长期抓好社团工作,在普及艺术教育的同时,开设了百灵鸟团、金孔雀团等多个艺术类社团。学校社团本着“以儿童为本”的指导思想,纷纷搭建实践体验和锻炼成长的舞台,从而形成了一定底蕴的校园文化,营造使队员的智力潜能充分开发和发挥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队员的多元智能得到开发和培养;在上海市快乐活动日的的快乐300分活动中,我校结合歌舞剧的训练,开展“动作不协调,怎么办?”等在艺术训练中的问题解决,让孩子们对歌舞剧从练到演,从纯粹的演出到意志品质的培养,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提升。几个艺术社团已经形成“三定三有”的社团工作格局,即:三定——定点、定时、定内容;三有——有计划、有展示、有评价,夯实了歌舞剧的基础。吴怡君老师指导的金孔雀舞蹈团荣获了第三届小荷风采全国歌舞局大赛金奖。
三、 注重学生个性活动,建立多元评价模式。
1、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
每学期学校组织开展“校园天天演”艺术实践活动,同时组织学生观摩多次优秀儿童歌舞剧演出来开展富有文化内涵、高雅的艺术活动。同时与区大型艺术展演或特色单项活动相结合,完善开放性的学生艺术实践系列。让学生能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提高动脑、动手能力。
2、开展有主题的系列活动
(1)举行学生音乐剧编写征文大赛
选择合适的题材,如选择学生熟悉并喜欢的学习生活中、校园活动中,社会实践中等诙谐、有趣、机智、幽默的题材。如:老师出示三个事物:一个人、一棵树、一匹狼。引发孩子创编的乐趣,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编编讲讲,三个事物不同情绪分别引发了多种故事情节的变化。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积极性很高。
(2)选择优秀的征文,进行表演大赛
运用生动有趣的直观形式,引出故事,帮助孩子感受、理解。同时为孩子创设宽松、自由愉悦的创编氛围,多用肯定、鼓励的语言与他们进行交流。对学生歌舞剧的教育应从活动中捕捉教育内容教育时机,体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使之成为队员开放、丰富、流动的实践平台。我们也把校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与歌舞剧相结合。进一步促进队员在社团中自主管理、自主探究、自主教育、自主评价和主动服务的主人翁意识得到彰显。
3、评价是学校艺术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
完善的评价机制,将会对学校艺术教育持续发展起到动力激发的作用。学校从以下方面完善艺术教育的评价。
第一、将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考评内容之中。我们规定全体教师都负有艺术教育的职能和责任。我们把艺术教师对艺术社团的指导、其他教师艺术渗透等工作都视作教师工作实绩,纳入业务考核、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之列。
第二、加大对艺术教育师生的激励力度。我们有艺术教育名师申报、遴选制
度,对艺术教育优秀教师的进修、晋升等福利给予政策倾斜。
第三、我们把学生参加艺术活动、艺术学习绩效作为校形象少年评比的重要
考察指标。
四、加强试点力度,促进歌舞剧工作向纵深发展。
除了社团开展系列工作外我们还聘请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朗诵、小品、歌舞剧片段表演的指导,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同时我们加强歌舞剧专业的指导,由专业教师培训学生表演歌舞剧的基本能力,以学习节目为起步,逐步向创作节目发展。编排贴近校园生活、学生喜闻乐见的节目,准备展演。在校艺术节中将成品节目在全校进行预演。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孩子们迸发出了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在老师的指导下,排演出了一些很好的节目。我们也坚信 “孩子天生有想象力,他们是天生的艺术家”。
儿童歌舞剧是一门美丽的艺术:
艺术来源于生活,净化着心灵,美化着行为,引导着创造;艺术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将继续躬行于学校艺术教育实践之旅,更好地引导学生构建更美好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