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好!
我是五(2)班学生葛与林的家长。今天能在这里代表学生家长发言,我感到十分荣幸。我想有很多孩子比我女儿更优秀,有很多家长比我更合适担当这个荣誉。感谢学校给与我这个机会,和在座的家长一起交流。
我主要谈三点,一是感谢老师感谢学校,二是谈对实小教学理念的一些认识,三是介绍创建学习型家庭的一点体会。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的女儿和各位家长,向实验小学的全体老师表示敬意和感谢;感谢老师们为教育学生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老师们平时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学校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感谢学校让一个懵懂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有知识能担当的小学毕业生。
一个学生的成长,一是孩子的天赋,二是良好的家庭熏陶和教育,再就是在各个学习阶段所遇到的好老师,三者缺一不可。好的教师会影响学生一辈子,他们的人格力量和优良品行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实验小学拥有一个十分优秀的教师团队,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家长都清楚这一点。很幸运,我的孩子在实小碰到了许多好老师。比如班主任盛老师让孩子拥有了优良品行,教她学会自我管理,数学邬老师教她严谨认真,张平老师教她开拓创新,大队辅导员曹老师教她充满自信,美术老师教她想象,自然常识老师让她学会动手……
从女儿的身上,我又一次感受到老师影响的重要。我更加感激老师们给予女儿的感觉和感受,感激他们给予女儿的进取的动力。
记得刚入学时,我的孩子是个非常普通的学生,学习成绩并不是特别出色,分在地段班,今天,老师说,她是全面发展的,这也许是我今天能站在这里的原因。我的女儿活泼开朗、真诚善良,兴趣广泛,团结同学,集体荣誉感极强……这一切得益于实验小学先进的教育理念。
我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因为对教育工作的熟悉,所以我特别赞赏实验小学重视行规教育中基础道德教育和学生个性的自主发展等理念。要感谢学校组织的教学和各种活动,给孩子提供的各种锻炼机会。拿我的孩子来说吧,配合着学校和老师的要求,我们默默地关注孩子的成长。看着她做课代表、升旗手、主持人、中队委员、大队委员,出黑板报,布置教室,参加体育比赛,组织活动,参加金太阳广播……她一路欢笑地成长着,就像一棵小树在老师和学校的培养和呵护下健康地成长,她有很多枝枝桠桠,不见得哪个枝桠特别突出,但每一片叶子都是健康的。
要感谢实验小学历来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学生个性的自主发展。让我们感激的是,学校的老师不仅仅是从学习与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与照顾学生,更是在习惯上与性格上给予了更正与培养,让孩子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开朗活泼的性格,让她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有了更好的基石。五年里,老师们是女儿的严师,他们在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毫不留情地一点点地矫正着女儿在学习中的失误和错误。记得这个学期因为孩子的失误和错误,我有两次被盛老师、邬老师叫到学校,老师们在事发第一时间和家长取得联系,经过沟通和交流,家校及时联系,我们主动配合学校、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批评,和举一反三的引导,教育孩子认清是非,认识责任,直到今天,孩子谈到邬老师,盛老师,话语和眼睛里流露出的是由衷的敬佩和深深的感激。
家长们一定记得,重视生态教育理念的实小开展的“形象少年”评选活动,“礼仪、学业、、服务、个性”几大板块,微笑待人、主动打招呼、按规则办事、为学校节约水电、“润泽生命,快乐生活”等主题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值勤示范中队风采展示活动,学校想尽一切办法为学生积极创设自我发展的空间。正如管老师在家长会上曾说过:“‘形象少年’的评选,会使孩子们觉得人人有机会,个个可参与,把孩子的优秀潜能激发出来。”特别是免考制度、金牌学生奖励等制度的建立与实施,让评价始终伴随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自觉、主动地学习,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自主发展。我女儿已经连续5个学期获得三门“金牌学生”称号,她自己在课堂学习之余,还参加了“欢乐星辰”艺校主持人培训、电影拍摄、学习素描并获得7级证书,英语通过2级和三星口语考试,奥数获得“希望杯”三等奖和“小机灵杯”二等奖,现场作文获得一等奖。五年前,怀着忐忑,我把女儿交给学校;五年后,经过老师们辛勤培育,用言传身教为我造就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女儿。
一位专家比喻说,教师是教练、家长是领队、学生则是运动员,要想提高“运动员”的成绩,教师和家庭缺一不可。实验小学提出构建学习型家庭的倡议,其目的就在于唤起我们每一位家长的责任感,孩子的成长是所有家庭最为关注的事情。学校希望创建一个学习型的家庭能够真正地使课堂的概念得以进一步地延伸,同时学会求知是决定人生价值大小的关键所在,也成为家长能否成为称职父母的重要标尺;学会做事,关键在于个人的能力,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应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而出色地担当各自的社会角色;素质教育不单是学校份内事,也是家庭的事,学校在积极参与学习型家庭创建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整合,让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获得充分发展。在创建工作中,我们每一位在座的家长都积极学习参与探索,寻找家校合力的切入点与结合点。
通过参加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使我体会到家长与孩子作为一个整体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家庭三个人互相间都是老师,同时也都是学生。葛与林小时候,我们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以自己对学习的热情,带动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现在我们还在学习,让孩子明白,学习是持续终生的一件事,学习的痛苦与学习的快乐是一对孪生姊妹。没有学习过程中的痛苦,哪来学习成功后的快乐呢?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不就是这个道理吗?而且,我们现在有很多问题开始向孩子学习了,比方英语会话、网络交流,孩子的世界充满幻想充满希望,给我们的人生也带来无限乐趣。
孩子的父亲是一名外科医生,不管再忙再累,他都从不放松对孩子学习的关注,每天晚上,我们都会抽出时间和孩子谈心,交流沟通,问问她在学校的表现,让孩子和家长建立一种和谐、平等、友好的关系,是我们在家庭教育中一贯的作风。孩子在学习奥数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考试的失利使她几乎失去信心,几次想打退堂鼓,我及时和张平老师取得联系,从张老师那获得法宝,对女儿进行鼓励,甚至买来教材,和她一起学习奥数,有时一家人对一道题进行探讨,争论不休,在解题过程中获得学习的快乐。我的体会就是学习型家庭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家庭文化,学习带给我们家庭最高的奖赏是“快乐”。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这个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句话是女儿三年级时,朱老师对她提出的希望,今天我转赠给大家。希望每一个孩子能天天进步,为实小争光添彩!我相信,在这样优美的生态教学环境中,在实小这样一批优质而有爱心的教师队伍的关心与爱护下,这里有未来的科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企业家…… 我们相信,实小的每一个学生一定会长得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最后,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祝愿实小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