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小队活动通讯稿(附2017年重阳节活动方案)
发布时间:2017-11-25发布人:王维华

小队活动通讯稿

金秋十月风和日丽,周六的上午阳光明媚,又是传统的重阳佳节,是我们向老人表达关心、祝福平安的日子。三(7)中队的队员们一早就来到运城居委,在这里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传统 感恩敬老”的小队活动。

活动一开始,老师先给同学们播放了一段重阳节民俗文化的小故事,让同学通过动画片了解重阳节的由来历史,以及现在的意义。在影片结束后的社区老师提问环节,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了重阳节的含义、背诵了重阳节的诗句等。                                

 在了解了重阳节的意义后,大家也想为社区的孤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同学们从家里带来了手工的材料,有的负责写祝福贺卡,有的负责装茱萸香囊,有的负责制作手工花,大家忙的不亦乐乎。

 完成了自己手工制作的礼物,大家非常有成就感,纷纷把装载着心意的礼物赠送给老人,并且跟社区的老人们一起合照留念,其乐融融。在得知有两位老人因体不便无法参加活动,同学们还主动登门赠送礼物和祝福。


        利用这次活动,同学们切身感受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增长见识,加深了对于传统重阳这个节日的感受,也更能加强自己对于亲人的感情,特别是老人们的感情。小队活动取得了圆满的结束。


2017年重阳节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让儿童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鼓励儿童自己动手,做礼物送给老人,提高动手能力;

3,培养儿童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活动准备:

  1,布置活动场地,营造重阳节的氛围。

  2,投影仪,电脑设备。

  3,学生准备自备的各种材料,用于写贺卡和送给老人的礼物。

4,活动时间1-1.5小时。

 

活动过程:

 一、播放重阳节的卡通视频(需要投影仪、电脑等):    8’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戴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戴的。

二、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意义:(请社区老师安排)5

同学们,看了这个视频,你们知道重阳节的来历了吗?

小问题提问:

1.重阳节在哪一天?(农历九月初九)

2.重阳节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登高辟邪,祈福免祸)

3.重阳节的诗句(九月初九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三、 写贺卡、制作手工小礼品     30’

-----重阳节有什么新的意义(尊敬老人),在重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利用这次活动,来体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增长我们的见识,加深我们对自己亲人特别是老人们的感情。准备做礼物

 贺卡、手工DIY材料-

 

四、给社区老人表演节目   10’

合唱-少年先锋队队歌

 

五、组织前往行动不便的老人家里,送上节日的祝福以及礼物(请黄老师帮忙安排带领)10’

 

六、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