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美德讲坛——关于勤奋
发布时间:2017-11-25发布人:王维华

       今天下午班级进行了“美德讲坛”活动。家委会的戴宇辰妈妈勇挑重担,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向孩子们进行了美德教育——勤奋篇!结束还向班级赠送了一本书,期待孩子们从小热爱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感谢戴宇辰妈妈今天带来精彩的“开学第一课”相信班级的娃会有更大的进步,更多的收获!

                                                    

 附录:讲稿内容 

PPT-1

我很荣幸能在开学第一天就走入三(7)班为大家主持第一次的美德讲坛。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勤奋的故事和体会。

PPT-2

暑假里,班主任王老师就告知我们家长新学期有美德讲坛的安排。当时,我就一直问自己:为什么学校要强调教育并且让家长轮流来主持美德讲坛?

PPT-3

后来,我在莫言的一篇《谈家庭教育》的座谈文章中找到了答案。莫言认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三大支柱。任何教育的进步都是极其艰难和缓慢的,与其期待国家的教育变革,不如期待学校教育的改善;与其期待学校教育的改善,不如从家庭教育的改进做起。孩子的未来不是掌握在学校,而是掌握在父母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为此家长在平常生活中一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注重言传身教。

莫言更深入的见解是: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胸怀,比胸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这里他特别强调了美德对人生的价值决定意义。

意志、胸怀、品德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仅靠学校灌输能学到的,更多的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学校费心推动家长进课堂的“美德讲坛”活动即是让家长来分享家庭教育中的核心理念,和学校共建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PPT-4

在刚才所谈到的意志、胸怀和品德间,我认为勤奋是能就成就这三点的一种很重要的美德。

    卡夫卡说:人类主罪有二,其他罪恶均由此而来:急躁和懒散。由于急躁,他们被驱逐出天堂;由于懒散,他们无法回去。也许只有一个主罪:懒散。由于懒散他们被驱逐,由于懒散他们回不去。比较一下,“懒散”确实比“急躁”更严重。一个人如果没有定力,没有执著,怎能真正做好一件事情呢?如果没有“勤奋”,我们谈何意志和胸怀呢?

PPT-5

我们把眼光投向古老的中国文化,把汉语中的“勤”字来历娓娓道来。

“勤是个形声字,本义为辛劳。甲骨文的字,其字形左边为,表示字音,同时有黏土的含义,这里是说,在黏土地上劳动很辛劳;字形右边为,看上去像是农具,这里有用力之义。可见,“勤”字在农耕时期就寓意了不畏艰难,辛苦工作。

PPT-6

从古至今,我们可以在伟人的故事里看到他们“勤”的身影。

“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是王羲之练书法的典故。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绍兴市西街戒珠寺内有个墨池,传说就是当年王羲之洗笔的地方。

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可见,圣人之所以为圣都是出自于“勤”。

PPT-7

大家是否依然记得两年级时候班里所挂的班训呢?

它出自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韩愈在《进学解》中的名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能荒废在游戏玩耍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它却能毁灭于不经大脑的随性中。班主任老师把这幅字挂在墙上就是为了勉励大家珍惜时间,勤于学业!

PPT-8

《人间词话》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编写的诗词评论。他在该书中写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第一境界”原出自北宋晏殊的《蝶恋花》。王国维以这句话形容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才能寻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只有不畏怕孤独寂寞,才能探索有成。

PPT-9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第二境界”两句原出自北宋柳永的《凤栖梧》。原来引指对美丽女子的追求,但在这里,王国维以这句话比喻为了寻求真理或者追求自己的理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就是累瘦了也不觉得后悔。这里,也就是强调我们今天的主题——勤奋。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三境界”原出自南宋辛弃疾的《青玉案》。”王国维用这句话比喻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而无所收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际,突然获得成功的心情。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的欣喜。

可见,不怕困难,刻苦努力是我们在迈向成功的必经之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讲的正是此意!

PPT-10

刚才我们从古到今讲了“勤奋”这一优良传统在中华名族的沿袭,其实它也一直是世界上所有成功的人所推崇的精神。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1905年,他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诺贝尔物理奖

爱因斯坦童年时并不显得聪明,3岁时才学会说话,父母因而认为他是一个傻子。上学后,有位老师对他父亲说:你的孩子将是一事无成,甚至勒令他退学。16岁时,他因为对物理感兴趣而积极投入到学习和实验中去,成了杰出的物理学奠基人。曾有青年问他是怎样成功的,他写下了这样一个公式:A=X+Y+Z,在他写的公式中,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学习、工作,Y代表好的学习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可见,在他看来,勤奋比天才更重要,勤奋是一切成功的催生婆。

PPT-11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大家开开心心来学校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你们在学校门口拍照留念了。那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闸北实验小学的名字是谁提写的呢?他就是当代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

钱伟长曾劝诫所有的年轻人:无论谁,也无论有什么样的条件,要想学得好,要想搞出成就,最先和最后所必不可少的都是勤奋。这就是说,始终都必须不辞劳苦、勤奋努力,都必须有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和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钱伟长说,人们生来智力是有差别的,但他认为这个差别不大。他从来不相信有什么所谓天才,而只是相信人的才能是用艰苦劳动培植出来的,天才出自于勤奋。

钱伟长自己就是一个勤奋学习的楷模。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先后在四、五个学校里读了3年小学,然后又读了2年初中和很短时间的高中,此前他一直注重文科轻理科。当他以傲人的文科满分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后,又突然在室友们的熏陶下想改读理科,所以学起来十分吃力的。当时他的系主任甚至为此给他讲明:必须在1年之内赶上去,否则就要退回文科。那一年他全力以赴,天天跑图书馆,见人就请教。功夫不负苦心人,一年之后,他的数学、物理、外语等学科居然全都赶了上去。他说,任何人,不管他的天资如何好,成就多么大,只要停止了努力勤奋就不能继续进步。今天不努力,明天就落伍;长期不努力,那人生就没有了希望!

PPT-12

    听了那么多名人的话语和故事,接下来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同学们“勤奋”的表现有哪些?

(插入课堂讨论: 3分钟,然后让若干学生回答一下他们讨论结果。)

PPT-13

大家刚才都想了很多勤奋的表现,接着我想和大家提炼一下《一个班主任眼中的尖子生》一文中一位教师的观点,这也代表了我对大家“勤奋”学习的期望。

首先,关于听课:

有些同学都有一种倾向,就是走捷径,省力气——听课,那就花最小的力气,坐着,听老师怎么讲。这种学习方式看起来是在认真听,认真学习。但其实是最懒惰的行为。不加选择,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这样的行为习惯养成之后,成年后哪里会有一个会思考的成年人。其实,听课也有听课的学问。学生不要全盘接受。只记学习重点和难点,灵活去掉无用信息。抓住要点听课,比全盘都听的学生效果要好得多。

其次,要勤于动脑:

刚才讲了上课不能是“被动的听”,不然一堂35分钟的课,正常人到后面都会昏昏欲睡。集中注意力,避免开小差的最好办法,就是“用脑袋跟着老师走”!优秀的学生在听课时就表现出高于普通孩子的思维能力。直白的来说,这需要大家具有高速密集的信息处理运算的能力:本节课最重要的概念是什么?老师讲课的重点是什么?老师为什么要这么问?我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本的内容吗?今天的内容和日常生活有什么联系?我有能力对学习内容进行拓展吗?这些分析、总结和扩展能力需要你们随着年纪的增高不断完备。

第三,要勤于动手

课堂上,我们最常见的动手活动是什么?记笔记!但是很多同学学习很多年都不知道如何做笔记。坐着听35分钟的课,埋头记35分钟笔记,把老师的讲述和板书一字不落的搬到自己的笔记本上,课后再熟练地背诵。这样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偷懒,把自己当成知识接受的容器,然后等待时间流逝,记忆的遗忘曲线发挥作用,全部还给老师。

课堂上,千万要记住,不要全程一字不落地做笔记!不然你会没有任何时间和空间进行信息的实时处理,忽略了深入思考老师讲解的内容,也就是我们在上一条说的“用脑”。尽量在书上划出老师讲解的重点,把重点词语和解题思维直接写在课本边上。即使要记笔记,也尽量用简短的话记录。这样你有时可能会失掉一些素材的,但是换来的是思考的空间。

此外,动手的用途绝对不等于记笔记。因为多数值得思考的问题都很复杂,多数人是做不到第一次就想出合适想法的。用手来思考,制作模型,往往在对实物的操作中,我们得到了灵感;或者在有了早期模型后,我们不断改进,从而得出更快更好的结果。

做到上述三点后我们方可尝试慢慢构建自己的知识地图。你们当下的年龄,让你们定下太高远的职业目标其实并不一定能够最终实现,每个人目前必须勤奋去做的就是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所谓的知识地图应该是各不相同并且具有各人特色的。好的知识地图需要有知识间关联的指引,需要有难点的强调,需要有自己做错过的习题的总结,这些都是为大家将来接收更高层次的教育做准备。

PPT-14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大家进入校门就收到了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开学礼——种子。这是老师对大家寄予的希望也是美好的祝愿,希望每位同学新学期能有一个好的开端。

在这里我要引用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句话来启发大家一起让手上的种子萌芽:Diligence is the mother of good fortune。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勤奋是幸运之母。越勤奋,越幸运。勤奋努力是指引大家获得好成绩的基石。

PPT-15

今天讲坛的最后,我想表达一下我对班级孩子们的希望:

首先,美德教育是终身学习。美德的学习非一蹴而就,并且不是简单靠讲授形式就能起最大效用。我希望你们能从小事做起,重视身边的美德,学习身边的美德,不断弘扬好的品行。

另外,我希望你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够多读名著,多读伟人传记,学会用伟人的眼光来看社会和自己。我们在看人物传记时常常都会对他们幼年时的不同凡响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原因就是这种成就动机对一个人的影响巨大。

最后,祝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在新的学期取得长足的进展,逐渐成为有意志、有胸怀、有品德的优秀少先队员!

PPT-16

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