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自然博物馆之行
4月24日,下午闸北区实验小学一2班部分同学,在陈若熙和董思源妈妈的牵头组织下,一行五个家庭前往上海自然博物馆(静安新馆),进行参观活动,小朋友和大朋友们都受益匪浅。新馆位于静安雕塑公园,其建筑形态类似绿螺的壳体形式,被誉为“城市绿螺”。博物馆置身于绿色长带下,巧妙围合的椭圆形水池,成为整个建筑的参观流线的中心焦点,象征着71%的地球表面以水覆盖。新馆将分为起源之谜、生命长河、恐龙盛世、演化之道等10个展区,将展示来自七大洲1万多件展品,其中既有首次在上海亮相的展品,也有精选的老馆藏品,如上海自然博物馆收藏最早的一批自然史标本代表——1870年采集的褐翅鸦鹃;曾是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核心展品之一长须鲸骨架;记录了上海城市发展和环境的变化的大杜鹃和松江鲈鱼;上海自然博物馆2代植物专家发现的新物种——小叶蓝丁香;上海自然博物馆首次走出国门巡展的主要展品之一——马门溪龙;这些都来自有着141岁历史最悠久的自然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另外,静安新馆还将引入实验室概念这一创新手段,为了让观众能了解科学研究方法,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来破解心中迷惑,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能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新馆是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上海科普和建筑新地标。虽然,许多实验活动都需要预约,才能参与。我们的半日游依然让小朋友们兴致盎然,大量的自然知识,直观的标本模型冲击着孩子们的眼球。戴依玥看到乌鸦能利用工具捕捉虫子,感到特别好奇;顾铭屹对动物的食物链很感兴趣,特别是猪笼草捕捉昆虫的小视频,看得津津有味;倪晨悦说有机会要去看看夜间的博物馆,是不是和电影里一样,标本全都动起来了;吴沁瑶被一大幅蝴蝶标本给吸引了,中华虎凤蝶在哪里啊?我来找一找;陈若熙对古生物情有独钟,三叶虫的标本和琥珀标本都购买了带回家,仔细研究呢。快乐而有意义的一个下午,小朋友们享受着大自然瑰宝的赠与,分享着博物馆神秘莫测的礼物,各位同学们,请走出课堂,来一起感受博物馆新馆给我们传递的新知识吧。
(撰稿与图片采集 一(2)班倪晨悦妈妈)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