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广播
时间:2017年12月25日 周次:第18周 授课形式:广播
课题:
预防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小儿最常见的传染病。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病毒存在于疱疹的疱浆内、血液和咽分泌物中,经呼吸道飞沫传染,另一种则接触传染,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而被感染。水痘是冬春季节的流行传染病,患者多是1~6岁的小儿。但是由于病毒的变异,近几年水痘的发病率也是非常高的,即使打过水痘疫苗的学生也照样会发病。水痘的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过滤性病毒,潜伏期为7至21天,病毒先在上呼吸道繁殖,再大量进入血循环,侵袭皮肤及内脏,引起发病。
临床症状:起病时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食欲欠佳等现象,经过数小时至1天,皮肤上出现皮疹。皮疹先出现在头部和躯干,逐渐蔓延到四肢,不过较少,手掌足底更少,呈向心性分布。开始出的为红色斑丘疹。经1~2天变成椭圆形、绿豆大小的水泡,水泡周围呈淡红色。3~4天泡疹干缩结痴,1~3周痴皮脱落。短期内留椭圆形浅疤,会再次在同一位置上出现,重复同一过程。因皮疹是陆续出现的,故在病儿皮肤上可见丘疹、疱疹、痂皮同时存在。皮疹有瘙痒感,康复后不会留有疤痕。
流行病学史:发病前2—3周与水痘患者有接触史。
治疗:一般只能对症处理及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瘙痒,减轻发病症状。此病无特效药可治疗,重在预防,隔离患儿至全部皮疹结痂为止,尽量避免易感儿接触水痘,另外可接种水痘疫苗,接触水痘后3日内接种仍然有效,即接触后可在3日内肌注水痘一带状苞疹免疫球蛋白2-5毫升。原本1次患病后可获终生免疫,现在由于病毒的变异也很难说可获终生免疫。
医学观察要求:水痘患者隔离至全部水痘疱疹结痂、痂皮干燥、脱落后,但不少于病后2周14天;来校前必须去医院开具证明才能恢复上课。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至最后一例患者接触者后21天。
在学校预防方面应注意:
1、若有发病班级,要与其他班级隔离,并且错峰上下学和上厕所,大活动、广播操、升旗仪式等集体活动都不能参加。
2、如果是在隔离班级的同学,要学会自查,每天晚上洗澡时注意自己的全身上下(包括头、脸、颈、手臂、前胸、后背、腰、腿、手脚)有没有红疹之类的症状,必要时早上起床也要自查,看不到的地方请家长看,若发现类似情况要引起重视及时观察就医。我们班主任也要引起重视密切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身体状况,有状况及时告知卫生室。
3、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主要还是要多开窗通风,教室门窗不能紧闭,每天至少开窗通风二次,每次半小时以上的通风,可以利用大活动、体育课等时间进行。
预防流感
冬季是各类传染病和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如果不能及时干预和控制,会造成暴发性流行。由于学校是传染病好发场所,为了保障我们小朋友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小朋友们要知道如果你的体温≧37.5℃且伴有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腹泻等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伴随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确诊,并向班主任报告病情,居家观察休息。特别是高热(38℃以上)、热度反复的学生也请自觉在家休息观察,待热度退后再居家观察48小时无发热等症状方可来校上课。切勿隐瞒病情,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害人害己!
流感的预防方法: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手帕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3、应勤洗手、勤通风、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
4、餐具煮沸消毒,还可经常用酒精为日用品消毒。
5、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
6、增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从而有效应对流感的侵袭。
7、如果我们小朋友自己患了感冒,请自觉的带着口罩来上学,以免交叉传染给其他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