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宣传

作者:王健   发布日期:2017-12-29   阅读次数:841 次


健康教育广播

时间:20171128周次:第14周              授课形式:广播

课题:

世界艾滋病日宣传

 

每年的12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意在说明健康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人人都享有健康权利,艾滋病感染者同样享有平等获得健康服务的权利。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从而引起严重的致死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病人最终因全身衰竭而死亡。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可存活数小时到数天。10020分钟可将其完全灭活、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

艾滋病是由破坏人体免疫功能的艾滋病病毒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这种病毒侵入人体逐渐使人损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最终导致病人因各种感染或肿瘤而死亡。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彻底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和疫苗。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经过平均510年的时间(即潜伏期)才发病。发病之前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发病之后为艾滋病病人。无论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还是艾滋病人,都能把病毒传给他人。特别要注意的是,艾滋病感染者本人在潜伏期内可能没有任何感觉,而其他人也不能从外观上判断出来,只有通过血液检测才能确诊。目前,世界上90%的艾滋病感染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受到感染。因此,潜伏期是传播艾滋病病毒非常危险的时期。 
二、艾滋病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某些人体分泌液、乳汁和伤口渗出液这几种体液中,主要有以下三种传播途径:

1、性传播:这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性伴侣越多,感染艾滋病的机会越大。

2、血液传播: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吸毒是我国目前感染艾滋病病毒最主要的行为。另外,输入或注射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针具、剃须刀等刺穿人体的物品也能够传播艾滋病病毒。

3、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通过怀孕、生孩子过程和喂奶也可能会把艾滋病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

三、日常生活接触会不会传播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病毒,离开人体后会很快死亡。我们已经了解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所以我们知道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日常生活和一般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1、一般的社交活动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一起吃饭、喝饮料以及共用碗筷、怀子;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池、电话机、公共汽车;一起居住、购物、使用钞票、劳动和学习;

2、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飞沫传播,咳嗽或打喷嚏都不会传播艾滋病。 流泪、出汗、撒尿也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因为唾液、眼泪、汗水和尿液中不含艾滋病病毒病毒含量极低,不足以引起传播。目前还没有发现通过这些体液感染艾滋病的病例。 

3、昆虫也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艾滋病病毒在蚊子体内既不发育也不会复制,蚊子嘴上残留的血液量微乎其微,远不足以引起传染。目前还没有有关蚊子活昆虫叮咬而感染艾滋病的报道。

四、身边有艾滋感染者怎么办?

如果你的身边发生了艾滋病感染者,你不用害怕,更不能看不起、排斥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因为:你已经掌握了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对于公开了病情的艾滋病感染者,你更加容易防范;艾滋病感染者在很长的时间内同样具有工作和生活能力,照样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因此,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的正确态度是:要同情、关心并尽力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

 


收藏该页】 【关闭窗口】 【回顶部

上一篇:诺如病毒

下一篇:糖尿病知识宣传



版权所有:上海市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校址:上海市大宁路670号

操作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