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先队的基本特征。
(一)、儿童性。少先队面对的是6至15周岁的少年儿童。根据队章规定“年满7至14周岁的孩子只要向队组织提出申请,都能加入少先队组织。”上海地区依据城市特点,创建了儿童团组织,让还没有满7周岁的学生也有组织。
(二)、群众性。少先队面向所有适龄儿童,凡愿意遵守队章,向学校少先队组织提出申请,都应批准成为少先队员。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活动面向全体少先队员,每一位队员都享有自己的权利,并履行自己的义务。
(三)、教育性。少先队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共同促进少年儿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
(四)、政治性。少先队是由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
(五)、自主性。少先队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队员在少先队集体中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
二、中队辅导员的界定。
辅导员是少年儿童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指导的作用在于以队章精神团结教育少年儿童,引导他们在组织中自觉主动地全面发展。指导的作用主要通过发挥队的组织作用,在开展队的活动,培养少先队的集体,训练队的干部体现出来。
辅导员又是少先队员的亲密朋友。孩子需要朋友,愿意交朋友,也愿意和他们成长道路上给予具体帮助的大朋友交朋友。所以,辅导员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影响队员,辅导员的品格、学识、兴趣、爱好、对事物的态度,都会对孩子产生久远的影响,因此辅导员不同与一般老师。
三、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
(1)、培养少先队员热爱少先队的情感。让队员清楚了解并不断加深对少先队章程的理解,牢记队的铭言,在少先队的小干部、小家务岗位上承担工作,深切感受到自己是少先队组织的主人,珍爱红领巾,热爱少先队,不断为少先队添光彩。
(少先队三句铭言:以我所能,为祖国、为家乡尽责任!随时准备帮助别人!决不向困难低头!)
(2)、培养少先队员的全面素质。组织开展雏鹰争章活动,引导他们从日常学习、生活的具体环节入手,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得雏鹰奖章。
(3)、培养少先队员的爱心。帮助队员结交手拉手伙伴,互通书信,互为对方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或有意义的事情。
(4)、培养少先队员对生活的正确态度和行为习惯。组织队员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开展体验活动,活动中帮助他们寻找到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学习一种本领,培养一种习惯。
(儿童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好习惯,好习惯换来好人生。2002年2月,上海市红领巾理事会向全体少先队员发出“新世纪我能行,养成道德好习惯”实践体验活动的倡议,号召队员重点养成10个好习惯:1、微笑待人;2、每日为父母做件事;3、主动打招呼;4、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5、按规则办事;6、说了就要努力做;7、用好每一分钱;8、集体的事情一起干;9、用过的东西放回远处;10、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二)、分年级目标:
一年级:引导儿童了解儿童团,加入儿童团,建设儿童团。
二年级:引导儿童过快乐的儿童团生活,了解少先队,加入少先队。
三年级:培养组织观念,指导小队优化组建,建设新中队。
四年级:引导队员学主动,做队的小主人。
五年级:通过回顾成长历程等活动,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为队组织添光彩。
四、组织机构。
1、少先队的组织机构。少先队经常性工作的领导机构是全国少先队工作委员会(简称少工委),由全国少先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全国各地的各级少先队工作委员会,是各地少先队经常性工作机构,是各地各级少代会选举产生。全国各地的各级红领巾理事会是各地方少先队组织的自治机构,由各地各级少代会选举产生。小学里的少先队组织是少先队基层组织,基层组织一般由队员组成小队,小队组成中队,中队组成大队。
2、少代会。少先队代表大会,是少先队或大队以上组织和机构召开,由队员代表为主体参加的会议,简称少代会。(今年上海召开第6次少代会,闸北区召开第8次少代会)少代会是队组织实施民主集中制领导和管理方法的具体表现,是让队员实施民主权利、当家作主的保证,是队员学习民主、发扬民主、培养民主能力和主人翁思想的重要形式。少代会一般议程:(1)大队委员向大会报告上一年的工作情况,提出今后少先队活动的意见,代表审议工作报告。(2)讨论决定少先队内部重要问题、提出倡议、发起某项重要大活动等。(3)梳理、归纳、讨论代表意见、提案,分别转交有关部门答复处理。(4)新一届大队委员的改选。
少代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召开的时间放在纪念日最好。
五、中队阵地。
1、小队。小队是中队的细胞,小队活,全队皆活,小队一般人数5~10人。
小队优化组建的基本操作法:
(一)、自愿组合,合理编队。原则(1)、队员自愿,志趣相投;(2)、体现互补互助;(3)人数适当;(4)居住地相近;(5)有小骨干
(二)、自取队名、自设队标。队员自设自取反映小队共同心愿、体现集体目标的队名,以增强小队意识,明确奋进方向。
(三)、轮流任干,学习当家。实行常任队长和轮流队长相结合的新的小队干部制度,给每个队员创设机会均等的学习、参与管理、锻炼领导才干的机会。
(四)、建职立位,人人尽责。每个队员都在集体中找到一个为大家服务的岗位。
(五)、按需活动,灵活多样。活动可以按照学校活动而开展,更有按照本队队员兴趣、愿望、需求进行。
(六)、评优竞赛,激励导向。在队内定期评选好活动、好队员、好队长、好小队等,激励争先进取。
(七)、小队辅导,队员自聘。倡导家长担任特邀辅导员。
(八)、依靠社区,建立基地。广泛争取校外机构成为活动基地。
(九)、因需制宜,权变组合。根据情况变化、队员意愿等小队可以进行多种特殊形式的组合。
(十)、大中领导,优化配套。加强大中队对小队的领导,让小队优化组建同整个集体建设配套。
2、中队。中队工作一般由中队委员会领导,一般设5~7位中队干部。
优秀中队集体的标准:
(一)、明确的共同目标。在优秀中队集体中,集体的奋斗目标是全体队员每个人的目标,具体来说集体和个人均有近期、中期和长远的目标。在集体中有一种人人力争上游,个个比学赶帮,你追我赶,生气勃勃的气氛。
(二)、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队员之间互相团结友爱、互相尊重,在集体中好人好事人人夸,是非分明,能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三)、自主自动好。队员真正当家作主。做到自己的队员自己帮、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进步自己争。
(四)、遵守队章、热爱队组织。能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能以队员标准要求自己,能为集体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能自觉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是个团结友爱、蓬勃向上的集体。
3、队务建设(小家务)
(1)、队委会。定期展开小干部会议。
(2)、队角。即在中队的一角,用文字、图片、照片、实物等来展示具有教育意义的一个中心内容,供队员参观和使用。
(3)、红领巾俱乐部。是以丰富课余生活为目的,自己组织的一种活动形式。常见的有知识讲座、阅览、娱乐等。
(4)、队日活动。
辅导员是少先队集体建设的导体力量,辅导员生活在孩子集体中,在集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我们要注重自身修养(一)让队员们喜欢你。(二)让队员们尊敬你。(三)、要善于出谋划策,提出新点子。(四)、打成一片,心连心,手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