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8日的周三下午,四年级语文区级教研活动在龙盛校区如火如荼地开展。
此次教研活动围绕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进行一文两课时的教学。在这篇优美的写景文章中,写到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不少美景。从老师和学生在概括四季不同特点的实际困难出发,执教第一课时的王彦老师先从整篇文章的写作顺 序入手,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接着,王老师又引导学生关注并发现树是小兴安岭最大的特点,进而抓住一年四季树海的变化,运用“取主舍次”的方法来概括地说说小兴安岭的美丽。较之以前面面俱到的概括方法,这样的指导令听课的老师也感到耳目一新。此外,这课堂中,王老师还通过“抽、封、浸”等字体会了作者在遣词造句时的匠心独具。
如果说第一课时是从整体引导学生关注小兴安岭的美,那么黄冰燕老师执教的第二课时则是再次进入文本,通过品读文中出现的比喻句和拟人句指导学生读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后半节课,黄老师更指导学生以小动物的身份来介绍所生活的美丽家园,这不仅积累了两堂课所学的句子,更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将所学会的本领转化为自我感受的表达,从而真正提升语言的运用能力。
两堂课的教学不仅很好地完成了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另辟蹊径的概括方法与关注课后说话练习的全新视角也为“历史悠久”的课文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之后的评课过程中,教研员诸建敏老师以及区域兄弟学校的老师们都给予了两位开课老师高度的评价。而对学生表达的关注与能力的提升也将作为今后青年教师一直探索并孜孜以求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