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名师微讲座由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集团班主任名师、龙盛校区一年级语文教研组长陈慧婷老师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为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班主任心得。
讲座中陈慧婷老师介绍了班主任如何有效地管理班级,要通过常做、常思考来不断调整和选择切合班级实际的最佳的管理途径和方法才能带好班级。在班级管理中的她做法独特高效,特别是班干部队伍的建设更是别开生面。陈老师提出积极向上的班级舆论也会带动学生自我反省与进步,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有一只得力的班干部队伍,可以使班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陈老师还和大家分享了一本好书《致加西尔的信》,希望大家能够善做伯乐在班中好好培养出各位学生,并通过答疑环节,热情地为各位见习教师提出了自己宝贵的意见。
我们每一个老师都要做一个“慧眼识英才”的伯乐,发现孩子们各自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更好成长。
[新教师随感]
——我们有幸聆听了由陈慧婷老师主讲的名师微讲座,这对一直以来都头疼于班级管理的我来说就是一场期待已久的及时雨!讲座一开始,陈老师就出了一道题目考验我们,通过这道题目我第一次听到了著名的“分粥理论”,再与班级管理联系起来,才明白班级制度的确立对于班级事务有效运行非常必要。如何管理好班级呢?陈老师提出的第一点是育人先知人,也就是要先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然后再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分配小岗位,做到班级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让每个小朋友都能在班级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建立成就感。
——陈老师在讲座中借用了教育家陶行知的两句话给我们分享她的经验,第一是,“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这句话告诉我们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淡化自己班主任的教育者的色彩,尽可能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人作用,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机制。第二是,“教是为了不教”,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一个班级的班干部要充分显示班干部的职能,这样班级的管理自然会变得井井有条。
——陈老师不仅列举了上一届刚毕业的班级做案例,更令我佩服的是,陈老师还列举了刚接触两个月的班级案例,告诉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才能,找到适合他们的岗位。陈老师刚接到班级,就熟悉了班级中每位学生的性格特征,这样的观察能力是值得我们每位新教师学习的。
——陈老师的讲座让我在自己的教学中又有了新的启迪和感悟,相信在今后对于学生管理和学生教学上,我也会有更好的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