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同心,顺畅沟通

作者:王竹菁   发布日期:2017-12-29   阅读次数:794 次


 

共情同心,顺畅沟通

                               ——2017学年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名师微讲座(

本期名师微讲座是我校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劳动模范——莫红娣老师给青年教师分享班主任工作中的管理技巧。

讲座分两方面展开——有效沟通在师生中、有效沟通在家校中。第一部分莫老师以拿钥匙包事件做案例,提出了心理学术语“共情”——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揭示术语之后,莫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她的处理方法,悄悄找这个小朋友谈话,孩子不肯承认,莫老师一句“这个钥匙包比较可爱,你就想拿来玩玩,对吗?”这样一句看似很简单的话,却突破了孩子的心理防线,孩子满含泪光地点点头。莫老师结合这个事件提出了处理事情的三原则:(1)不停课,保证孩子的上课时间;(2)不渲染事件,维护孩子的面子;(3)请当事者写下来事情经过,以做事实证据。共情这一原理不仅能处理这类事件,莫老师还用两个相爱相杀的小朋友的事情,说明共情还能在其他事情时运用。莫老师总结道:“共情同心,打开心结”。

家校沟通部分,莫老师则选取了优点显著,缺点也不少的小张同学的事例作为案例。他的情况相对比较复杂,溺爱孩子的妈妈、推崇“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硬汉”爸爸,二人教育理念有比较大的分歧,在家里也因此出现了不愉快事件。莫老师选择去家访,并在一开始就提出教育观念不同是很正常的,这次大家就心平气和地谈一谈。小张的父母都检讨了自己,并在教育孩子方面达成了共识,家庭教育观念的统一,也让小张同学各种表现都上了新的台阶。莫老师通过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与家长沟通要“平等心态,从心开始;有礼有节,不卑不亢”。同时,在班级管理中,还要“多用情,少用气”。

[新教师随感]

——这次讲座告诉我们,面对层出不穷的突发事件,教师要迎难而上,要有满腔的热血、万分的耐心,沉着冷静,睿智思考,“多用情,少动气”,将困难转变成教育契机!

——莫老师的讲座以一个个案例的方式生动形象地为我们讲述她是如何处理这些事情的,我真的是受益匪浅,同时也被莫老师深深的人格魅力也折服。

——听完这堂令人感同身受的讲座,深深的点醒了我。我在心里暗暗的发誓: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一定要多鼓励学生、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在学校生活中不仅获取知识的瑰宝,更加要懂得的是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生活!

——本周莫老师的微讲座让我受益匪浅,讲了面对平日那些多少有点问题的学生应该如何处理,怎样才能真正根治小朋友的一些陋习。都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针对那些有问题的孩子,可能只是方法错了,有的时候换一种做法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莫老师在讲座上抛出了沟通、共情的概念,又有很多方式、很多例子去阐释,整个讲座既科学严谨,又晓之以理。莫老师不仅仅给我们说了棘手案例,还说清了处理的步骤、每句话怎么说。对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新老师,莫老师的讲座无疑是雪中送炭。

——把班级管理好是每一名班主任都想追求的目标,莫老师提出的“共情”是解决很多突发事件的好方法。孩子们需要老师的理解,老师也要让自己蹲下来,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想问题。面对层出不穷的突发事件,我们只有迎难而上,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和万分的耐心,沉着冷静地面对,才能把这些突发事件变成积极的教育因素,促进孩子的不断成长!

收藏该页】 【关闭窗口】 【回顶部

上一篇:静安教育学术季•第二季

下一篇:作文命题的指向性 ——语文80后研究小组活动



版权所有:上海市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校址:上海市大宁路670号

操作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