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家长要“童心不泯”

我的外孙女活泼可爱,女儿女婿希望她有所特长,也痴想她神如巴菲特,所以小名就叫特特。幼儿园的无忧无虑很快就过去了,转眼就成了小学生。

对于一个还在处于朦胧状态爱玩耍的宝宝,一下子要在课堂上坐稳屁股上课,应该说是极有约束性的陌生事。即使放学了,也不能像幼儿园阶段那样可以尽情玩到进入梦乡。

怎样让孩子从不习惯到习惯?学校里老师在谆谆善诱,回到家里,我也注意配合老师启发叮嘱。一个孩子,首先要从细微处入手,培养她有个好习惯。

孩子到学校,学知识,学本领,但是,知识应该是全方位的。首当其冲,我就是告诉她要懂礼貌,见老师要问好,和小朋友要友好,要主动帮助身边的小朋友。有一次,我碰到一个同学的阿姨,她感激地对我说,你家的特特很懂事啊,我家的小孩子告诉家长,这道题我不懂,明天去问司马萱,她一定会教我的。我对这位阿姨说,同学之间就是应该相互帮助的。回想这位阿姨的话,我感到有几分欣慰,觉得宝宝在长大,懂得帮助人了。回到家,我表扬了她助人为乐的精神。

对孩子,平时要注意观察。特特热爱自然生态,喜欢动植物,善待小动物。我很尊重她的爱好,带她去花鸟市场,她喜欢小仓鼠,我就给她买,让她观察小仓鼠活动,体会小仓鼠的可爱。我启发她写一篇短文来描写小仓鼠,她很乐意地接受了,还灵机一动写了一首小诗,形容得有模有样。

孩子需要鼓励,启发她,引导她,让她获得灵感。前不久,她学了课本上的《迷人的蝴蝶谷》,说来真巧,一次一只美丽的蓝蝶飞进了汽车里,她爱不释手,保护爱蝶非常投入。后来,这只蝴蝶不幸死了,她感到非常惋惜,默默地为它祈祷,我都被宝宝的行为感动了,帮她找如何保存蝴蝶标本的资料,祖孙一起努力,做成了蝴蝶标本,宝宝欣喜不已。我见状再启发她写一篇日记来纪念蓝蝶,果然宝宝的短文写得十分生动,受到班主任王老师的好评。

奥地利知名医师弗洛伊德认为,健康包括身体没有疾病、心理健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孩子不仅要从小要她锻炼身体,争取没有生理疾病,更重要的还要注重她的心理健康,让她适应环境的变化。从幼儿园升到小学,孩子有个适应过程,特特在此期间可能因上课要回答问题,有时比较紧张,养成了剥手指的坏习惯,弄得手指嫩皮通红。我多次严厉批评都无效,又采取贴胶布、戴手套的办法,都没有见效。怎么才能使她改掉这个坏习惯?我反复琢磨儿童心理,于是改变方法,不再批评她,而是帮她出主意,耐心开导说,凡是聪明的好孩子,一定能克服提醒自己毛病,一双漂亮的手被破坏了,手也会很伤心的。回答不出问题时,可以采取握紧拳头的方法。我每天给她鼓励,许诺改掉这个坏习惯会有奖励。她很可爱,眼泪汪汪地表示说我会坚持的。我每天检查,她非常配合,经过三个学期克制,现在终于彻底改掉了这个坏习惯。

孩子是天真的,无暇的。他们对学习对未来都充满好奇,有问不完问题。我们和孩子在一起,也是相互学习和交流。为了孩子,我们发挥了余热,通过教育孩子,我自己也从孩子那里学到了许多。我相信,在学校的老师们精心培育下,在我们家长的积极辅佐下,孩子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祖国这座百花园里的一朵亮丽的鲜花!

                                   二1班 司马萱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