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之我见

希望孩子在学校取得好成绩,希望孩子拥有各种特长,这些都是常见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但是,孩子们的优秀与否,并非完全天生注定的,要让孩子成才,他们不仅需要老师的培养,同时也会需要家长们的关注与配合。

我的孩子去年进入了小学,进入了正规的教育体系中,在这之前的托幼时期我们也是提前让他接触了各种技能,学科类的,体育类的,艺术类的,所以我们并没有零基础的进入小学,在开学至今将近一年的学习中,我发现由于提前的准备,他对于各科的学习都感觉比较轻松,掌握老师的教学要领,知识点等都比较快,课后预复习也大多能自己完成,不需要家长在这方面多费心,他自己也感觉到一种学习的满足感,很乐于去再获取更多的知识。

不过随着本学期一点点开展后,他的提前学习的缺点也慢慢暴露出来了。由于大部分的知识内容他已知晓,上课时的态度有时会比较散漫分心。回家作业时也没有那么认真仔细了,学习态度变得不端正了。之后我对于他的变化在家庭辅导中也做了些新的规定。

本来他有自己的小书桌,我们让他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后来发现他会在里面发呆做小动作,无法快速流利的完成作业,或者潦草应付作业后。我就把他的作业位置移动到大餐桌上,每天他做作业的时候,把桌子上不相干的物品移开,保证他周围干净清爽,只有当天的学习作业,教会他每天回家开始做作业前先整理书包,把物品分成三类:已完成要带回家需收藏好的,比如各科小练习之类的;当天需完成的内容(包括各类通知);常规学习必备品,一些作业本注意事项。笔盒里的笔是不是需要再削尖,尺和橡皮也要确认都在。然后桌面上只留下当天需要完成的内容,其他东西收回书包。拿出家庭用的文具用品,开始完成当天作业。

每天放学接到他时,我都会和他确认一下是否有物品遗忘在学校里,确实有好几次提醒是有效果的,避免了回家再赶到学校的情况。不过,如果他真的忘记了,也就要自己去承担忘记的后果。他属于不太记得的每天发生了什么的小朋友,平时也不是那种很要什么都告诉你的孩子,所以每天回家的路上就要主动去问他,今天怎么了,基本上就是围绕当天课表走,问得比较有针对性的话,他也能多讲一点,这时候也就已经大概知道今天回家有什么作业了,然后就和他一起计算完成这些作业要多久,回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什么需要我帮忙的。等到家后当然还要再和他一起重复一下这些内容,帮助他理清做作业的思路和顺序。

当他正式开始做作业时,我基本上是陪在旁边的,不过我不参与他的作业内容,只是在他分心时会提醒他,主要关注比如,写字姿势端正,字迹不要潦草等学习习惯上的事。如果确实遇到他不懂的,在让他静心再审题思考后还是无法做出来的,就让他先放一边,把其他能完成的都完成后再来看这个问题。根据他的情况,我一般建议他先完成数学,接着是语文的写字,预复习,接着是英语的读背默。

检查他完成的作业是现在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项重头工作,所有作业在他自查过一遍后我再看,作业里有问题的话我一般只圈出大题号,告诉他这一大题里有问题自己再查,并不会直接告诉他哪一题错了,也是为了强化他检查作业的纠错能力,

在当下的小学低年龄段里,一切还是要以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家长在目前的所有付出都是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加独立,现在的陪做作业是为了高年级可以少陪,等到初中不陪。在学校里的学习部分自有老师们会关心关注,在家庭的教育部分,我们家长不要授之与鱼,而是授之与渔。

 

                                                一(4)班 张浩宸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