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明德校区“春天里的数学单位”数学节已持续了两周有余的时间。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在这两周的时间里,都有了哪些转变呢?
数学节走进课堂
自数学节开幕以来,这两周的数学课和自然课都针对一至三年级不同的学习内容开展了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数学节特色教学活动。陈华英老师以“时间的初步认识”为主题,为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呈现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课程,让孩子们在充满互动、体验、探索的氛围中掌握了有关时间的知识;孙欢老师以“纸牌搭高”为主题,为二年级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新颖开放的课程,让二年级的孩子们在挑战中不断磨练耐心,同时又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让孩子们积极思考平衡状态下纸牌折叠、堆叠的最佳方式,以此培养孩子们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三年级的小朋友们则在三年级数学组全体教师的统一协调下,利用数学课的时间开展了一场激烈的校内定向越野比拼,孩子们6人一组通力合作,互相取长补短,有的发挥速度优势,有的发挥计算优势,有的发挥指挥才能,面对任务迎难而上,一场比拼不但将数学知识的应用与考查巧妙融合其中,而且还让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数学节充实课后
数学节带来的改变可不止于课堂,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也因数学节而变得更加充实。数学故事会节目每天中午都会通过广播为孩子们带来一个数学故事,故事内容浅显易懂又富含数学思想,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每个故事最后的思考问题更是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常常会围着自己的数学老师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的解题方法。渐渐地,班级中也形成了一股爱学习、爱思考的良好学习氛围,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主动加入到了探索数学问题的阵列。数学故事会结束后,各个班级还会轮流前往自然实验室进行操作体验,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饶有兴致地摆弄着实验器材,亦或是通过砝码称重感受天平的平衡原理,亦或是通过秒表精准计时进一步了解沙漏,孩子玩得不亦乐乎,知识也掌握得不亦多乎,真正践行了“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
距离数学节闭幕还有两周的时间,就让我们共同期待着这群明德“小不点”的快速成长吧!(明德校区 陈华英老师撰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