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孕育学校新发展
——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项目组】
学校现有项目团队33个,涵盖校本教材开发、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青年学科研究小组、综合活动项目等学校特色项目团队,以及校区特色项目团队和综改项目、课程领导力项目等市级项目团队,近245人次的教师参与其中。除了两大类市级项目外,其他校级项目团队都是由教师根据主题而自主申报形成的研究共同体,突破校区和学科界限,深入学科或主题开展研究。项目群已然成为了学校课程改革进程中非常重要的工作推进形式,也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和提升能力的重要路径。
【综合课程计划与评价项目组】
(一)主要研究内容
1.自上而下,在反思中完善学校育人课程框架。
2.自下而上,在实践中完善学生综合评价方案。
(二)推进路径举措
1. 疏通学校教育哲学、办学理念、课程理念和课程方案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儿童视角下个性化“四自”课程体系更科学,更统一;采取多样形式,彰显学校课程方案实施的特色,展现近年来我校在课程实施中取得的实效;拉近课程顶层设计与教师实践之间的距离,让教师真正成为课程实施的主人。
2.通过对学生、教师进行访谈、问卷,了解原学生综合评价方案使用的优势与劣势,寻找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课程部、学生部与科研室联手,对原有评选方案和学生学业评价方案进行大框架的重构;邀请集团的专家导师团,对整体框架进行科学论证,提出改善性意见;选择部分年级或学科进行试点,边实践边反思,边反思边总结,边总结边改进;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使评价的方法与过程更科学、更有效。
(三)阶段研究成果
1.完善《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2016学年度课程计划》。
2.完善创新“自研式”拓展课程的科目大纲、教案及学案。
3.建立并实施“自助式”活动课程微信选课系统。
【品社学科项目组】
(一)主要研究内容
1.《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解读。
2.活动规格(学习活动分类和活动流程)的研究。
(二)推进路径举措
1.了解各单元在全册的地位;提炼、归纳单元教材中与道德、法治的结合点;梳理目标,划分课时,设计单课时目标;设计学习活动和评价活动。
2.学习活动的分类:探究性(思辨:情境体验式学习活动、思辨明理式学习活动);体验性:(情境:问题探究式学习活动、社会体验式学习活动)。
(三)阶段研究成果
1.修改完善《课堂活动观察工具》。
2.完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学科教学指南的初步撰写工作。
3.逐步完善情境体验式学习活动、思辨明理式学习活动、问题探究式学习活动、社会体验式学习活动的流程图设计。
【音乐学科项目组】
(一)主要研究内容
1.体验性、表现性、创造性等三类单元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2.完善课堂评价APP的使用。
(二)推进路径举措
1.进一步细化学科单元教学指南的编撰和课例研究的相关性。
2.针对单元整体设计的撰写,对项目组教师进行培训,加强课堂实践研究与反思,从实践中的文本,落实到课堂实践中进行理解。
(三)阶段研究成果
1.初步完成一个单元的单元教材教法分析和单元目标文本解读。
2.实施并撰写完成一个体验性活动和表现性活动的课堂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