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已经四年级下了,一提教育心得,我脑海里出现得更多的却是经验教训。呵呵!心里立刻安慰自己,反面教材也是需要的,看清自己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对我来说教育孩子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问,学习和实践同步进行,不断穿插着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小结一下自己这几年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得与失,也希望能为其他爸爸妈妈提供一点小小的参考。
我家目前比较成功的教育成果莫过于孩子的心态好,自我安慰能力超强。无论考试还是比赛,考砸了就自我安慰:“这次考试马马虎虎了,下次认真仔细。”我也一直认为孩子在如今高强度的竞争环境里,一定要培养他们超强的心里承受能力。因此我不太关注考试成绩的高低,总认为中游就好。但现在发现,“培养孩子良好的心里承受能力”固然好,但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也需要从小培养。想要保持中游,也需要有超强的“平衡”能力。
教训一:各学科的“基本功”非常重要,需要不断的训练。记得在小学一年级,我们天天回家做听算口算,数学零起点的我们竟然也没掉队,而且在二年级还参加了学校的奥数班。但之后没有坚持下来,后果就是现在的数学题经常计算错误,以至于考试比赛颗粒无收。英语一定要听读写结合:我们光默单词,不背课文,测验中语法题和填空题洋相百出。语文要多读多写,平时不积累生活素材,一到写作文常常要挖空心思,发动全家一起想。严谨的“基本功”学习将让孩子受益一生。
教训二:各类测验卷错题仅由家长整理,小朋友只重做一次,以至于相同的错误不断重现,越演越烈。现在发现小测验、各类考试,甚至于比赛,都需要我们和小朋友一起分析错误,认真对待每张试卷。试卷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不及时纠正,这个错误会一直不断地重复,而且不是一次重做就能解决的。错题不仅需要孩子自己整理,自己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而且要引导孩子学习归类错题,这样才能使相同的错误不犯第二次。
教训三:合理安排时间。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学习钢琴,从没间断过。上了小学又加上游泳、跳舞和书法。这也是我非常困惑的地方,学习和兴趣的共存。我们的教训就是家长安排时间,孩子被动接受,效率、效果越来越差。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兴趣范围也不断扩大,时间就不够用了。如果安排了很多的学习任务,孩子就开始磨蹭,拖延。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学习时间和兴趣游戏时间要合理安排,奖励和惩罚措施要明确。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要在小时候养成!
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的教育方法,我们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优化。和我们的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学习,希望我们的孩子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康庄大道。
四(1)班 宋彦忞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