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有讲究

曾经看过一本书叫《学习的革命》,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把握最关键的几年:从出生到十岁。其实很多家长都不会关心这个阶段,任由他们在这个时间段虚度。其实 男孩和女孩在4岁前都可达到相当于17岁时所测定智力的50%,4岁至8岁间,发展另外30%,最后20%在8岁至17岁间完成。这个关键时期建好了就可 以通向未来学习的成功之路。”那么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我认为家长不仅要有良好的育儿心态,更要讲究育儿方法。

 

1作为家长,首先要调整好心态,要清楚懂得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与优缺点。面对孩子的教育我们应当有稳定的情绪,健康的情感。即使自己工作了一天,很累了,在孩子面前也不能有情绪。

2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父母可以选择一些内容生动、有趣的、能吸引孩子的故事、谜语、智力游戏等。每天坚持在睡觉前,读故事给他听,慢慢养成睡前一定要听故事。学习任何东西,都可以是有趣的,只要把它像游戏一样对待。

3开拓思维,多方面发展。孩子的兴趣是多方面的,而且是经常变换的。要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合理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开拓思维,让他尽量多学一些知识。同时家长也应顺应孩子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特点,及时补充和吸收各方面的知识,以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我认为有一点是很重要的:即家长要多参与孩子的活动。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

4多鼓励,少训斥。每个孩子在其成长的道路上,需要家长的细心呵护与教育,在孩子取得了进步,我们不妨给孩子多点赞扬,在孩子遇到了困难,我们不妨给孩子多些鼓励。孩子稚嫩的心灵是有自尊自爱的,在呵斥下,也许会阻碍孩子进取的心,在表扬与鼓励下,孩子的心儿会快乐地飞扬。孩子都有顽皮的一面,偶尔也会因为要玩而出现作业拖拉现象,这时需要适时的微笑提醒,而不是严厉呵斥。

5培养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养成,将会使孩子的一生都会受益无穷。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颗善良之心,能拥有一切做人的良好品质,并且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知道: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专注,而且要有良好的控制能力,这样他无论将来学习还是工作,成功的可能性都会很大。具体反映在学习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自主学习的重要一面,没有章法毫无头绪的学习会使你很被动。因此平时要注意孩子的学习习惯,逐渐引导孩子在时间上的安排,比如背诵的时间放在早饭前,做作业的时 间放在早饭后或晚饭前,阅读的时间放在睡觉前。孩子很配合使我引导很得力。现在的他作业没有完成,偶尔他妈妈叫他先吃好晚饭后再继续做时,他都会请求我们等他一会儿,我也觉得有一点道理,一篇作文一道题目思考到一半突然停止,肯定不利于今后的学习。

6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应该注意做好榜样,带好头,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比如在公共场所不乱扔垃圾,不说粗话脏话等等。

7要让孩子知道什么叫“交换”。目前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孩子要什么大人都会依着他,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我的方法是,孩子要我依他一件事情,同时我也会让他依我一件事情。 比如看电视,他说要看《爱探险的朵拉》,我会答应他。但是,我会限制他看几集,看完以后做什么事情。但是对于滥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一旦被发现绝不纵容,他的恳求是毫无商量的余地。

8我们应当多与孩子沟通,认真倾听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每天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问问孩子:“今天老师教了你什么本领呀?可否为我们表演一下呀?老师今天教了哪些知识啊?可否为我们讲诉一下啊?”既做了交流,又让孩子们无形中复习了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

9循序善诱。引导孩子遇到有些问题时让他自己先思考,最好的结果是由他自己说出答案或亲手完成。他做错时我会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理由是什么?怎样想的?错了我绝不会骂他,相反我还会表扬他,然后再告诉他正确的思考方式。如果对孩子有些问题的提问总是直接回答,表面上看是帮助孩子学到了知识,孩子也轻松了,而在我看来不见得对每个孩子都是好事,时间长了有些孩子会产生依赖性,不肯动脑筋,遇到问题就问人,这样对培养孩子爱动脑筋很不利。

10把每一次外出都变成学习的经验。孩子们的好奇心都特别强,什么都想问个为什么?如公园里的跷跷板,灯的开与关,门的启与合,黑夜变成白天。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去弄清问题过程的兴趣。孩子的提问、疑惑,知道的可以用有趣的比喻或故事来回答,不清楚的可以暂缓回答,比如说容我思考一下,或查一下资料等,千万不要轻易的回答不知道,千万不要显出厌烦的情绪,因为这样会打断孩子的兴趣,使之心灰意冷,久而久之孩子想知道的由于怕遭到拒绝而变得不想多问了。孩子对去弄清问题的兴趣培养起来了,你会觉得做家长面对孩子的学习很轻松,因为随之而来的是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应该操之过急,而应该考虑孩子的生理、心理状况,给以孩子更多的耐心。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

三(8)班卞梓恒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