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孩子心中只有自己,很少有别人。曾经的他,在祖辈父辈的宠爱下,在家中我行我素,特别地不听话,甚至不把家长放在眼里。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常怀感恩之心呢?
一、力所能及帮家庭,用理解感恩父母
家庭是孩子感恩教育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永远离不开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永远退休不了的教师。父母就是孩子学会做人的一面镜子。身为孩子的爸爸,我必须用良好的道德情感为孩子做榜样,在生活中时时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帮助别人和感谢别人帮助的快乐,懂得用行动回报他人的爱,并以身作则,时时教育关心身边的人,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学会做人,学会感恩。
二、尊师重教守纪律,用学习感恩老师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开启了一扇又一扇智慧的大门。我时常教育孩子要尊重老师,见到老师问声好,多说一声“辛苦了”,多用“麻烦、请、可不可以”等语言,在言行举止方面做到温文儒雅,听老师的安排和教导。自从孩子进入闸北实小学习以来,通过每次校班会、品社课,渐渐懂得了尊重别人的重要性,改掉了以前幼儿园时的蛮横和不讲理;通过参加升旗仪式、大队部活动,渐渐明了了为中华崛起而努力读书,逐步养成了自觉复习预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参加班级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军营等,渐渐养成遵纪守规的好品行。
三、团结同学促进步,用友爱感恩集体
孩子生活在多元化的社会,在与各种人交往的过程中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否宽容坦荡,则对他以后的发展起着很大作用。要鼓励孩子善于换位思考。我们有时候会对别人所做的事评头论足,对他人的错误不依不饶,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因此被人疏远,为何不进行换位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呢?宽容就是谅解别人的过失,宽容就是一种理解和尊重,宽容还是一种胸怀气度,当我们宽容别人时,便架起通向感恩之心的桥梁。通过换位思考,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增强孩子集体荣誉感,同时鼓励参加学校举办的“感恩”活动、文体活动,为孩子健康成长付出作为家长应有的努力。
感恩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感到世界原来是那么美好。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
感谢实小的辛勤培育,祝实小桃李满天下!
四一中队 严翊齐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