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说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其实我和大家一样,也是磕磕碰碰摸索着走过来的一个普通的妈妈。每个孩子都各有各的性格和特点,教育方式方法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要根据孩子的情况,用正确的方法去帮助和教育孩子。

学习方面,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快乐学习是我一直关注的问题。我觉得养成学习好习惯是最关键的。

一、好习惯要在十岁之前养成

小学低年级是养成学习习惯的黄金时间。这阶段的孩子心智还不成熟什么都一知半解,是极其依赖父母的。我们给孩子灌输的理念、形成的认知、养成的习惯都至关重要,这也是他对学习的“第一印象”。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个适应的过程。这阶段作业不多,时间是很充裕的。我着重抓的是写字正确率和工整度,让孩子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如果等到高年级时再纠正这些,会让孩子做作业的效率直线下降,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完成作业的速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开始我会提醒他回家后先做作业,并且陪伴它共同完成。我的陪伴,不是在一旁絮絮叨叨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也不是事不关己的在一旁看手机。我会观察并发现孩子做作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有的放矢的对孩子提出要求。陪伴学习最重要的目的,除了通过长期反复的操作形成他的惯性,还要让他们学会做事要专心和对时间的把控。久而久之,孩子就懂得如何规划自己的作业时间、复习时间和休闲时间。

二、培养孩子独立意识,不让孩子产生依赖思想

小学三年级是孩子学习逐渐定型的重要阶段。这时的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见,一二年级养成的良好习惯一定要加强不能放松。

三年级开始,我不再全程陪伴孩子做作业了,只提醒孩子学习上遇到困惑,一定要告诉我。我更加注重引导孩子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要求孩子养成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习惯。这个阶段我着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教会孩子做计划表。

孩子升入四年级后,我已经很少过问课业细节了。一方面我不希望孩子对我们过度的依赖,另一方面我觉得适度的放手让孩子独立思考也是培养他们独立学习意识的好方法,独立的性格会让他受益匪浅。我做的更多地是在他偶尔走神的时候提醒他、遇到挫折的时候鼓励他,在他找不到解决办法时和他一起寻找方法。这时候孩子有了自主的学习能力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会合理安排时间,知道抓紧时间,同时也提升了学习专注度。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我们的参与和陪伴,与孩子一起分享快乐、分担困难,见证他们成长的每一步!

四(2)班  周易诚 妈妈李儒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