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都是独特的,虽然期间难免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是,作为家长,从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出发,选择一条适合孩子的路来培养,也许才有可能将孩子的潜力更有效地激发出来。
上小学前,蒋昭涵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对什么新鲜的事物都有尝试的欲望,音乐、绘画、舞蹈等,每一样都尝试过。在周围同龄人热衷于学前教育的各项拼搏中,我们思虑再三,还是冷静地选择了注重她兴趣爱好方面的培养,选择了一门乐器——钢琴,和一种语言——英语。
钢琴的学习上我们起步不算太晚,主要是孩子个人的兴趣促动了她学习的进度。从一开始连五线谱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娃娃,到后来慢慢可以在黑白键上用灵活的十指表达自己的情绪,期间我们没有给过她任何的压力。我们一直灌输她一个观念:学习乐器并不是以考级为目的,最重要的是自己兴趣的培养和修养的塑造。其实,平时她在钢琴学习上花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主要是“贵在坚持”,但是,获得的效果却是事半功倍的。
英语的学习上缘于启蒙老师的耐心教导。幼儿园时候的孩子,学习英语其实就是半学半玩的状态,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开始的时候,我们曾经一度质疑过学习的进度问题,觉得这样是否真的能学好英语。但后来的学习中,证明这样的方法其实很能得到孩子的认可。每一次上课她都很期待;平时闲暇之余,也经常会拿出课本自己翻阅。好几次,她忍不住对我说:我很喜欢上这个课,很有趣,课本也很有意思。所以,常常会不自觉的自己先学习后面的内容,经常和我交流自学期间遇到的问题。
上了实小后,我们很欣慰当初的正确选择:规范的教学流程、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和严谨活泼的学校风气,为孩子构筑了成长的快车道。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充分理解学校的教学目标,结合对自己孩子的理解,做好护航工作。具体到每一天,看着孩子依照老师的要求,明白她是一步步的认真完成了,把我们的理解和孩子进行交心;每个月、每个学期的教学活动,孩子能一步一个脚印、全身心的投入,不给她增加过多的负荷,只是帮助她适应,和她一起努力。现在回过头来看,路,已经非常清晰了。
面对周围各种教育模式和强度的不断蔓延和影响,我们也曾“挣扎”过,不过最终,还是坚定地选择坚持自己的路。孩子的学习永远占据我们家庭中最重要的部分,家中所有的安排都紧紧围绕着这个基本点展开,分工协作,井然有序。我们深信:适合孩子的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
四(6)班 蒋昭涵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