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大惊小怪”的家长

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作为家长,我们总习惯指责批评孩子,不断地提升对孩子的要求,却很少有表扬,我们之所以吝啬表扬也许是生怕孩子会骄傲,但却忽略了“对孩子及时的肯定和赞许”是最佳的教育契机。

其实,我们都应该做一个“大惊小怪”的家长,对于孩子的一些细微的举动,小小的成就都要抓住教育的契机,因为往往不经意间的表扬和批评更让孩子能真切体会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应该怎么做?无论别人如何评价,在家长心目中,自己的孩子应该是最出色,最棒的,如果我们没有这个感受,那我们的孩子又何来的自信呢?连她最亲近的人都不能肯定她,宽容她,更何况是陌生人呢?

一 及时的表扬,适当鼓励让孩子树立自信

我的一个朋友的孩子文文最近在学习弹琴,她的左手一直跟不上节奏,有一天我的朋友对孩子说:“文文,刚才钢琴老师打电话来说你今天的表现真棒,特别是左手的节奏感强,真是令她佩服。妈妈真为你感到自豪!”文文听了妈妈的话,立刻说:“妈妈,我弹给你听听。果然这一遍虽然还是有些小错误,但听上去流畅多了。”朋友总是利用一切机会鼓励表扬文文,其实她根本没有接到老师的电话,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孩子比较内向细腻,有时甚至很敏感,需要他人的鼓励。有一次,文文在弹琴的时候,我的朋友突然惊喜地说:文文,我发现你这一段的左手弹得特别好,我都听得着迷了。能再让妈妈欣赏一遍么?”文文听了,脸上露出了微笑,第二遍明显比第一遍弹得好了。渐渐地,文文再也不怕弹琴了,因为她知道自己永远是妈妈心目的钢琴公主!朋友每每和我提及此事,都颇有感叹:鼓励有时就是一剂强心针,在孩子脆弱无助的时候需要的不是急躁的谩骂,而是耐心地鼓励。

的确,很多时候,及时的表扬和适当的鼓励能让孩子重拾信心。我们不要一味地看到孩子的缺点,总是批评他们,其实有些事情你看上去简单,对于孩子来说却是第一次,他们需要过程去适应去学习,表扬的效果远远大于批评,哪怕是一个很细微的进步,都要让我们大惊小怪一回,因为你惊喜的表情,热烈的企盼都会给孩子带来无穷的力量和信心。

 

二 全面的关注,即时纠正让孩子明辨是非

邱邱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总是特别关注他的举动。有一次,他不小心把同学的数学练习册带回了家。我发现后,立刻征询他的意见,该如何处理?那时的他还不懂,只是看到我严肃的表情知道了不应该把同学的作业本带回家。家里人怪我“大惊小怪”,都说,算了,明天早上给同学带去,让他补上吧!邱邱看着我,似乎犹豫不决。于是,我给他罗列了会给同学带来哪些不必要的麻烦,也提醒他“粗心”的危害。最后,他主动打电话给班主任老师,询问到那位同学家的地址,请我一同陪他去送作业。那时已经是晚上八点钟了,但是孩子的举动让我不禁赞许。于是我配合他一同给同学送作业,也向那位同学道歉,来回折腾了1个小时才到家。到家后,他洗好澡躺在床上对我说:“妈妈,把练习册送还给同学后我突然感觉轻松了。”看着孩子熟睡的脸庞,我知道他今天又学会了一课:知错能改,及时补救。

对于孩子细微的缺点或错误,我们也要“大惊小怪”。正所谓“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我们的“大惊小怪”带给孩子们的是教育,是冲击,更是榜样。全面的关注,即时纠正能让孩子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好的习惯能成就孩子的一生。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吝啬鼓励,也不能盲目表扬;我们不能纵容小错,更不能疏于沟通。让我们做一个“大惊小怪”的家长吧,为孩子点滴的进步而惊喜,为孩子细微的错误而惊奇,不要放弃任何教育的契机!

                                                   五(2)中队  邱裕恒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