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心中想说的话——如何写好日记

对于中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词汇量不算多,词句组织能力也处于发展过程,很多孩子要写好一篇日记,往往需要绞尽脑汁,花费时间也很长,似乎写作对他们来说真的很难。其实,顺从孩子的内心想法,加上适当的引导,才能让孩子更容易写出一篇好日记。

一、细微观察,深入生活

写日记首要的难题是内容,究竟选择什么内容来写才能既不让孩子觉得日记是个枯燥的作业又能真正发掘出他们心底的话?

日记内容,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虽然一天发生的、看到的,都能成为日记内容,但是,往往只有那些有趣的、印象深刻的,才能激发孩子心中想说的话。有些平凡的事情,通过引导孩子去观察,或让他们共同参与,更能让他们有真实感触,才能话由心生。因此,最贴近生活的内容,激发兴趣的东西,加上引导孩子仔细观察才是日记内容选择的关键!

不但孩子要仔细观察,家长也要常常留心,发现有好的内容就鼓励孩子去写,并且选取的内容尽量从生活入手。有一次我和孩子选择了一个主题是关于小区里有的一个鸟巢,这个鸟巢由于位置隐蔽,比较特别,就带她去仔细观察,我们两人看着鸟巢就开始猜测为什么会建在这个位置,并一边模拟小鸟的心态一边分析鸟巢建造于此的好处,说着说着,一篇日记已在她心中基本成型,回家把语句组织一下记录下来即可。

很多关于日常生活的日记如:炒菜、做糕点、为小区做义工等,也是因为她共同参与制作,或全程在旁观察,我们一起边做边讨论才完成的。这样带着体验感去写作,自然不会拖泥带水般报流水账。

二、感性表达,述说心声

孩子的内心世界其实很细腻丰富,无论男孩女孩,都要鼓励他们表达出内心想法,日记也是对情感的一种抒发方式。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区别于其他文体形式的千篇一律,正因为每个人的想法和感受不同,日记才会有每个人独特的精彩。

外出游玩,可以引导孩子说出游玩中难忘的部分,单纯的问孩子好玩与否,孩子的回答必然简单。记得有一篇关于江湾绿地的日记,在游玩过程中,我特别留意让她观察周围,边走边说,随口也教几个描写环境的好词给她,如树木的郁郁葱葱等,同时也有感而发的吟诵几首应景诗词,在这样的氛围中,她就会对这些词语记忆深刻,回家写日记时也就能自主地运用进去。

孩子与人交往的情感也可以选入题材,只要孩子有提及,就可以引导。比如奶奶生病了,她表示非常想念,这时的情感就十分真挚,写出来的内容也会真情流露;比如有同学帮助过她,回来告诉我她很感激,我就帮她一起回忆情节描写出心中的感激之情。诸如此类的感情激发,不但是写日记,对她在生活感悟以及品德教育提升方面也极有帮助。

三、语言能力,日积月累

写日记,语句通顺很重要,因此培养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加强语感也十分关键,这些需要一定时间的日积月累,更重要的是需要家长一起参与和陪同,而不是简单的丢一本书给他阅读。

有些孩子对语言比较敏感,常常会问一些看到的词句的意思,这个时候,就要用简单的方式告诉孩子意思和使用方法,最好举例说明,让其真正弄明白。在生活中碰到任何事情,都可以随时植入一些关联成语,记得孩子有次边喝牛奶边画画,还一边转头瞄几眼电视,结果牛奶翻在画上,我就趁机跟她说,看吧,做事不能三心二意吧,同时又例举了一些类似的近义词,诸如心猿意马、心不在焉、一心两用等,结果她立刻熟悉了这些词语的意义和使用方法。再比如,在上学路上随口讲些成语故事,像管鲍之交、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这些带有故事情节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长期积累下来,会欣喜的发现在日后无论生活中还是学习中,她总能蹦出些有意思的词句,再加上家长适当的鼓励,她就会更自信地去说去写。

最后想说,别让孩子把日记作为一项枯燥的任务去完成,而是成为抒发心声的一种方式。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   2   许文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