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到老师邀请时,我既感到荣幸,内心又挺忐忑的,因为施欣宇同学的学习并不突出,这样交流有点班门弄斧的感觉。在这里,我只想简单与大家分享一下女儿入学以后家校配合方面的的经验与体会。
一、了解老师对学生要求并严格执行
我个人认为作为家长首先一定要配合好学校。其实,与其说是如何配合好学校,倒不如说学校是家长的指引者,使我在孩子教育上不走弯路,更有信心更坚定地走下去。
每次孩子到家都会给我打电话报平安,而我习惯地问她三个问题:今天开心吗?累不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她会说:今天1号本我是第一个订正完可以下去玩了等等;偶尔会因为考试没考好、和好朋友吵架了、换课了等等不开心。从中我能了解到孩子的情绪及学习兴趣,可以及时发现一些问题并请老师指点,共同帮助孩子改正并提升。
老师要求家长给孩子的回家作业签字,我会不折不扣地严格执行。有一次誊写作文漏了两句话,要重新誊写,导致来不及阅读课外书籍。她说:“妈妈你就帮我签了吧!我明天补上。”我对她说:“不好意思,我要对我的签字负责的,我明明知道你这项没有完成,我怎么可以签字呢?”她有点发急了说:“我又不是不做,只是明天做。“我要让她明白:今天事必须今天毕,还有不认真写作业会出现返工,导致来不及完成作业的,妈妈是不可能帮组她一起欺骗老师的。后来她自己定了闹钟早上起来阅读。事实上,家长重视和不重视作业结果截然不同,如果每个家长都重视了自己孩子的作业,在学校重复订正的时间就少了,老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教孩子们其他东西。
今年开始小学阶段取消分数,全部改用等第制,老实说我有点紧张。点点点上“订签卷1”,我对这个签字要比以前更加慎重才行,同样一个“优”其实差距很大,我必须让孩子说出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然后才签字,就是要对孩子的近期学习状态做到心中有数。
二、经常与老师沟通调整教育方法
我做得比较多的是除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能给班级拖后腿、不给老师添乱外,还有就是有机会就去学校和老师沟通交流一下,我们只了解在家的孩子,不了解在学校的孩子,询问一下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说给老师听,把自己教育孩子的办法拿出来说给老师听,对于比较疑惑的教子办法我会去请教老师指导方法,毕竟老师接触了这么多孩子,我们只接触一个孩子,总会能给到我很好的方法和建议。
我女儿看起来很乖巧,但她也有作业不认真的时候,我给她定了规矩:字写不端正要重抄、作业态度不认真要擦掉重做等等。但是每次发生时我总是心软:这么多重抄会不会真累着她、擦掉重做也擦不干净了等等。然后就采取所谓的说教:看你***表现比较好,这次就饶你一次,但是下次再犯就决不饶你啦!这样的反复情况屡次发生,我很苦恼,后来我找到了莫老师,她一针见血地说:“问题就发生在你说到没做到,让她知道了妈妈那里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所以妈妈首先要说到做到,当然要求不能过高,也切忌伤害到孩子的身体。另外,你可以抓住你孩子胆小的特点,做到一次照说的去做,她下次肯定就不敢了。”后来我照此方法去做,果然就再没发生过重做作业现象。
三、帮助孩子喜欢新老师
一个班几十个孩子接受着同样老师的教育,为什么孩子们发展的程度不同?很多人认为是学习基础、遗传因素、个性差异、成长环境等因素造成的。这我承认,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孩子对学校、对老师、对学习的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孩子信其道,必须要使之亲其师。整个小学生活中总会碰到换老师,孩子总会对前任老师念念不忘,把新老师和前任老师做比较,对新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方法在短时间内不适应,家长要帮助孩子一起去克服和适应。首先,应该打消孩子期待换回前任老师的念头,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遇到困难不能逃避,而是应该积极面对。其次,家长抓住一切机会恰如其分地赞美老师,并鼓励孩子和老师交流。
今年开学第一天孩子回来说:“妈妈,我们英文陶老师换成了潘老师,潘老师也很漂亮,但是上课都不笑的,我还是想让陶老师回来,妈妈,让陶老师回来嘛!“我故作很惊讶地说:”哇!原来是这样的啊!怪不得我们班的微信群里今天来了一位新人,我看头像是张既漂亮又可爱的照片,一看就是很容易亲近的那种,要不你帮我认认是不是新来的潘老师?“打开头像,我发现她看的瞬间脸上露出微微的笑容,便知道她的思维在朝着我刚才那番话在思考,似乎觉得妈妈说得有道理。几天后,她无比兴奋地告诉我潘老师已经叫得出她名字了,上课也经常笑了。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也在不断地思索之中。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家长也要努力同步提升自己,做一个高素质的家长。
五(3)班施欣宇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