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无限存在的永恒课题。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我们家长现在最难做的,也是必须做的事情。因此,很荣幸在这个平台上与大家一起分享共勉这个任重而道远的话题。
回想起和其他家长的交流,发现现在的家长都很注重孩子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培养。硬实力要求孩子各科学习成绩出色,兴趣爱好广泛。软实力注重孩子的性格、情商、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每个孩子有着各自的特点,在那么多方方面面的培养中,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是我们共同坚持的初心。
当我们的孩子放学回家,带回了一天的学习任务,这时大部分家长还在忙碌地工作,那么这段时间,孩子该怎么来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呢?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孩子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堂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做好预复习工作等等。这些习惯的养成,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上课认真去听讲,理解消化课堂知识,课后作业做起来才会顺畅;课后做好预复习工作,才能促进课堂知识的巩固和理解。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为了这个目标,对家长而言,是一个与孩子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引导、督促孩子好习惯的养成。譬如,家长下班回家后,需要暂时抛开白天工作的烦恼,抽时间检查孩子的作业,从中可以知道孩子是否课堂认真听讲,是否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检查孩子的预复习工作,包括该背诵的课文和单词,该默写的内容是否都能过关等。这些看似基本、简单的要求,只有家长坚持做到了,才能逐渐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还需要把握好分寸,以免出现孩子不懂就依赖家长的现象,从而让孩子自觉、独立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随着年级的上升、学习内容的加深,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保障学习进步的基石。此时的家长,需要引导孩子去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习惯,以适应更高的学习要求。在平时的阅读时光中积累好词好句好文,为今后的写作奠定基础;面对各种习题,制作错题本,从中找到不会的,把不会的变成会的,之后翻开错题本又能再加深学习,确保错题真正掌握;加强课后的听、读练习,锻炼口语、听力的综合实力。这些学习习惯也是学校老师重视的,更需要家长帮助和引领孩子,持之以恒加以养成。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不管家长有多忙,有多少能力想培养孩子,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不能忽略的源头。让好习惯形成好品质,才能保障种种能力的提升。家长们让我们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好习惯成自然,助力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四(六)中队
顾洛缘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