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就是父母的小白鼠,做家长的刚开始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大多不清楚什么的教育方式是好的,更不知道哪种养育方式适合自己的孩子,所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边学习一边在孩子身上实践,一边犯错一边改正错误。
我是一位三年级孩子的母亲,幸好女儿懂事乖巧,学习自觉努力,在这里,我想把我教育孩子的那些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
家是孩子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绝不能经常在孩子面前拌舌头吵嘴,那样会使孩子产生恐惧、自卑甚至厌恶的心理。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在这方面,我们是以实际行动让女儿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二、逐步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很重要
女儿从懂事开始,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她一些优良品德。比如:给她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让她知道尊敬长辈道理。所幸,女儿也不辜负我对她“善良”的教育,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经常主动帮助同学和身边的人。
三、培养孩子的动手和自理能力
孩子爱劳动良好习惯尤为重要。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勤劳的品德,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质和各种能力。因此,在我女儿很小时,我就让她自己收拾玩具、整理床铺,洗手帕等,当然,我不会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她。只要是作出了努力,我就充分肯定她,表扬她。
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学习方面,我的孩子比较主动。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手洗干净,然后写作业。无论作业多少,他都会认真的写完才吃晚饭。一至二年级,她没有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到了三年级,她主动要求自己来检查作业,因为她知道了自己不会检查作业对她没有好处。我在孩子的学习上没有太多的操心,顺其自然比较明智。比如她考试成绩不理想,我没有责骂,但我也并不是无动于衷,我的孩子会感觉到我默默无声中的那份失落与期望,更能体谅到我是在给她留着面子,此时的她会暗下决心,下一次的考试她会给我一个惊喜,给自己一个交代。她空闲时间最爱做的事情就是阅读。我平时以身作则,尽量多读书看报,不在孩子作业时看电视和玩手机,让孩子从小养成爱阅读的习惯。多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才是积累知识的正确之道。阅读可以使孩子增长见识,体会其中魅力,引起孩子内心的共鸣,是一种使知识与精神双丰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加强与班主任及老师们的沟通和联系
主动向班主任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坚持每天看点点点本、并签字,将孩子的点点进步向班主任及老师汇报,这样便于和班主任及时沟通。孩子是否能顺利成长,家长很重要,老师是关键。孩子通过班主任及老师的培养,孩子进步很大,变得自信、开朗了,也在学校交了好闺蜜。在这方面,作为家长感到十分欣慰。
最后我想说的是,既然我们是孩子的父母,那我们就不应该让我们的父母去帮助我们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因为我们的父辈与我们的孩子之间是有代沟的,他们的教育方法与教育理念在如今这个年代已经过时,而如今很多的父母因为各种原因都忽略了亲自出马,来教育和培养我们的下一代。
我们做家长的要用心去和孩子交流,去和孩子接近,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该尊重孩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放弃自己的尊严,该提醒孩子的时候我们要一针见血,该鼓励孩子的时候我们不要吝啬更多的好词好句。和孩子相伴的路其实很短,且行且珍惜。
三4班 秦源远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