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对黄梓的教育,我们先自我介绍一下我们的家庭,黄梓同学出身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父母辈通过教育体制离开了农村,从事工程设计行业。在居住条件上是三代同堂,祖辈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妈妈负责孩子的日常学习,兴趣培养,爸爸负责孩子的心理成长,知识面的拓展以及孩子学习的技巧,可以说家庭成员各负其责,并互补干涉。孩子很容易找到他所需要内容的对象。
所以从孩子的教育上讲,作为父母,我们没有传统的文化背景,没有专业的育儿理论,只有在反复摸索中的探索,因此在此只能分享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而已。
1、在孩子定位上,我们从黄梓出身就已清晰定位:他出生时身体条件不佳,记忆力不属于天才,不具备“才子”的内部条件;家里没有知识份子,没有传统教育的底蕴和氛围,不具备“才子”的外部条件。所以,我们希望的黄梓是一个身体健康,性格开朗,有组织能力和学习技巧的孩子,并不苛求学习成绩的顶尖,但是必须保持在前五的范围内,既然做不到第一,那我们也只能让他舍去争夺学习成绩第一的时间和精力去接受更多的发展可能性。这个是我们对孩子总体上的定位。
2、在习惯培养上,由于家庭大环境的因素,已基本形成早上6:30起,晚上9:30睡,睡前阅读的习惯,周三晚上是练鼓时间,周五晚上是篮球,周六下午属于开放日,开放日我们会由黄梓自己安排,我们积极配合,不管是游戏、外出,访友,我们会一起参与。剩余的时间基本上就是学习阅读时间了。这个就是黄梓的自小学一开始基本没有变过的作息规律了。
3、在兴趣爱好上,受家庭因素的影响,我们认为的主要缺点是行为好动,学习粗心,目标要求低。所以在对他兴趣爱好的培养上,我们属于广泛撒网,重点捕捉,一开始从美术,书法、音乐,篮球,足球多方面让他接触,凭他自己的热爱,后期我们保留了音乐和体育两个兴趣爱好。希望他既能静下心来学习,又能热火朝天的运动。亦动亦静的特点。
4、在学习技巧上,我们认为没有捷径可以走,所以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通过反复不断地练习,加深他的记忆。同时指导在他如何能提高学习效率,并设置小目标等方式,间接地激励他,效果还是有一些的。
最后,我们觉得大多数的孩子都有学习的惰性和贪玩的天性。孩子本身很难把握的很好,所以,要求父母帮助孩子掌握这个度。这一点,黄梓的妈妈做的很好,她把黄梓的学习时间和游戏时间都会很合理的安排,黄梓也配合,久而久之,一旦形成习惯,他也就会自觉完成。我们也就非常省心,也非常放心的让他自由的选择他所喜欢的东西。当然,提醒和督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4)班 黄梓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