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我和大多数同龄孩子的父母一样,在不断摸索着、践行着、思考着,一边体会着抚育孩子的艰辛、一边感受着孩子成长进步的快乐。作为一个不断学习和实践家庭教育的家长,我结合自己的体会,来探讨几点关于家庭教育的想法。
一、做智慧型、学习型家长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一种策略和一种智慧,需要我们家长不断思索和改进。家庭教育往往围绕“三道”开展,即为生之道、为人之道、为学之道,也就是让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求知。作为家庭教育中的主角,我常在思考如何与孩子更好相处、如何更好促其进步。周围有不少培养出优秀孩子的同事或朋友,我常常也会观察和请教他们育儿经验,发现他们大多是智慧型、学习型的父母。他们会因材施教,针对孩子的状态、情绪适时调整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和管理的策略;他们懂得“慢”养的艺术,“慢”并非时间上的慢,而是对待孩子不急不燥、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给孩子以足够的耐心;他们是家庭教育的有心人,注重孩子平日的积累、也注重自我的提高,善于鼓励和引导,懂得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我想,我们家长都应该做家庭教育的有心人,因为家庭教育需要智慧与技巧。
二、好习惯是养成的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孩子可以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也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它包括好的生活习惯、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等。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孩子在未来漫长的学习道路上持续前进的“护身符”。所以在孩子进入学习阶段后,我一直比较注重孩子的习惯养成。比如,养成自觉、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告知她放学后应先作业;养成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习惯,告知她如何合理安排时间计划,如何开展时间管理,紧急的、重要的事情要先做;养成复习旧课和预习新知的习惯;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等等。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的积累,更需要我们家长给以孩子“慢”养的耐心和细致。
三、培养阅读的兴趣
阅读的种子往往是在家庭里播下的,它是让孩子有丰富精神生活的源泉。孩子幼儿园时我经常陪她读书,通过指读的方式孩子认识了不少字,慢慢的开始自己阅读,并喜欢上了看书。除了在家里会营造读书的氛围外,课余也会带她到图书馆看书。她喜欢看的书的类别也很多,有自然科学类的、儿童文学类的、经典名著类的、古诗词类的。她享受阅读的乐趣,阅读也潜移默化的使她了解了生活的哲学、做人的道理、拓展了知识面,给了她思考的根本,以实现知识的自主构建。
四、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和很多父母一样,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也有过焦虑和脾气。但每当静下心来思考时,就会提醒自己,尽量不要把不良情绪带到孩子身上,因为情绪会让教育失去理智。要懂得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不催促孩子,强迫他们适应大人的节奏,要用心等待孩子慢慢成长。因此,在与孩子共同探讨学习内容时,我会“静待”一会,给她充足的思考和探究时间,或者适时示弱,有时候装不知道,让她给我讲原因,让她体验当小老师的感觉,给她提供教学相长的机会,她通过教我的过程锻炼了口头表达,也加深了印象,还增加了她的成就感。
有人说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不完美的人共同追求完美的过
程,还有人说教育就是静静等待花开的日子。我愿与孩子一起在共同追
求进步与完美的路上,共学习、同耕耘。守望成长、静待花开!
三(2)班 褚天瑜同学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