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有底蕴、有底气、有底线的翩翩少年郎

儿童时期,孩子用自己的视角观察周围,体验生活,积累经验,逐步建立形成自身的独立人格。在这个敏感阶段,相对于知识积累和能力开发,我们更注重儿子的人格塑造与培养,希望他成为一个有胸怀、能专注、讲规则的少年郎。

一、胸怀发乎于价值导向与心理支撑

胸有大爱,行无谬端。从小开始,我们便让儿子沉浸在爱的世界。家庭内部,一家七口同锅吃饭,相亲相爱,相濡以沫;亲友之间,彼此关心,紧密联系,和睦和谐;出门在外,与人为善,以礼相待,谦让包容;弱者面前,由己及人,将心比心,扶危助困。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儿子体验亲缘之爱,友情之爱,人性之爱,感悟爱家庭,爱生活,爱社会,爱国家的博爱精神。同时,我们利用一切机会告诉儿子,无论身处什么逆境,遇到什么困难,遭受什么挫折,我们的家永远是坚强后盾和温暖港湾,帮助儿子建立起强大的心理支撑。一路走来,儿子学会关心,学会同情,学会分享,学会包容,友善友爱之心生根发芽不断壮大,身边的朋友们都称之为小暖男。有了弟弟以后,儿子不仅没有羡慕嫉妒恨,而且乐于分享亲情大爱,将弟弟视如珍宝,百般呵护,显现出铮铮男儿的宽广胸怀。

二、专注依托于兴趣培养与定力坚守

唯有专注,才能致远。我们注重对儿子兴趣的发现、培养、引导与坚持,把兴趣发展成长期的爱好,隐形的伙伴,内生的追求,在此基础上建立特长,发掘特质,形成特色。儿子从三岁起迷上乘坐大巴,津津有味地观察司机操控各种器械按钮,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过家门而不入,乐此不疲,甚至立志长大后要当一名威风凛凛的大巴司机。对于这个远大理想,我们哭笑不得,有过迷茫,有过彷徨,但最终选择呵护儿子的兴趣发展。每逢周末,我们便开启城市公交之旅,辗转换乘,循环往复,征服公交路线逾百条,足迹远至多个郊区乡镇。行程中,我们一路就儿子感兴趣的汽车机械、电子系统进行探讨,提出问题,发散思考。行至今日,儿子对公交系统的兴趣有增无减,而且进一步扩展到汽车生产厂商、品牌、型号领域,又向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等前沿科技进军,俨然成为一个汽车行业发烧友。我常常很滑稽地想,自己大学毕业时放弃所学的汽车专业转投他处,儿子却对汽车行业情有独钟,这到底是错配版的“子承父业”还是传说中的“因果轮回”。哈哈,老天爷真心有空,开了这么一个大玩笑。

三、规则源自于言传身教与文化熏陶

不逾规矩,终成方圆。我们注重儿子的规则意识和习惯养成,更注重知行合一的自我修炼与革新。我们深深地认同“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和为别人着想的善良”的文化注解,以此为标准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为孩子提供言行范式。以身作则胜过灌输说教,儿子逐渐懂得了尊重老师,课后主动致谢告别,懂得了遵守公德,自觉践行七不规范,懂得了诚实守信,内不欺己外不欺人。我们还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陪伴儿子从背诵诗词佳句入手,领略古人历经千年沉淀的哲理思想和人生感悟,学会自尊自省,自励自强,学会慎始慎终,慎微慎独。一段时间以来,儿子虽不能做到出口成章,但身处某些场合,经常能见景生情,或直接吟诵,或间接引用,说出一番生动形象又蕴含哲理的话来,每每都充满了正能量。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虽然儿子目前各方面的表现只能算差强人意,但我们相信,只要朝着有胸怀、能专注、讲规则的目标与期望,多一份坚持,多一份耐心,多一份从容,儿子终有一天会成长为一个有底蕴,有底气,有底线的人格健全的翩翩少年郎。

二(7)班黄海涵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