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牵蜗牛的心态来对待孩子

今年女儿光荣的成为了一名闸实一年级的小学生。每天早晨看到她背着书包欢快的步入校园,晚上听她叽叽喳喳说着学校里发生的趣闻轶事,我们总会唏嘘光阴荏苒,6年的亲子时光点滴在目。我常心怀感恩,感恩女儿的降临让我们为人父母,让我们变得成熟。

作为一名在职妈妈,自己有时会因为不能够给到孩子很多时间的陪伴而感到愧疚,所以我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有效的陪伴。

一、用牵蜗牛的心态来对待孩子

我曾经读到过一个“牵着蜗牛去散步”的小故事,讲的是上帝交给一个小男孩一个任务,叫他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可是蜗牛爬得实在太慢了,小男孩又是催促又是吓唬,可蜗牛只是用抱歉的目光看着他,仿佛在说:“我已经尽全力了。” 小男孩又拉又扯,蜗牛受了伤,爬得越发慢了。小男孩担心没法向上帝交代,只能耐心让蜗牛慢慢的爬,就在这时,他突然闻到了花香,听到了鸟叫,感到很舒适。小男孩这才体会到上帝的用意:“他不是叫我牵蜗牛去散步,而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啊。”

这则小故事深深打动了我,那段时间女儿刚开始学弹钢琴,作为琴童妈,我也会因为女儿在练习时的懈怠和反应迟钝而“秒变后妈”。女儿的情绪有一段时间也非常不稳定,遇到困难会表现的很暴躁。后来我开始分析和自我反省,女儿是一个好强和爱面子的孩子,再加上是独生子女整天被大人宠爱有加,遇到了一点挫折就容易受不了。弹钢琴本来是想锻炼一下她的毅力,培养一下音乐素养的。可是我却想要她速速成才,用我的理解力去要求女儿,一不满意就一顿骂,女儿当然会无法接受了。于是我要求自己每次陪练都做到弹琴时绝不打断插嘴,弹完之后再指出错误或要改进的地方,不断提醒自己要“牵蜗牛、牵蜗牛”,心平气和的跟女儿讲道理。要让女儿知道,有错误没关系,关键是知道如何改正错误。慢慢地,我开始尝试放手,让她自己独立完成练习,下班后再检查。一旦发现进步就鼓励。如今女儿已经坚持了2年半的琴童生涯,并且进入了一个稳定期。

通过练琴这件事的磨合,我将“牵蜗牛”的沟通心态运用到了她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女儿也开始能够接受一个“不完美的自己”了,我发现这样她更加容易快乐,待人接物也更乐观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作为家长“拔苗助长”的心态要不得。

二、以身作则

身教重于言教,孩子的行为习惯来自家长的言行举止。在平时的生活习惯上和待人接物上都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对待工作也是,我们常会因为加班需要而把工作带回家,我们会告诉女儿爸爸妈妈需要专心的工作,不能被打扰,女儿这个时候就会自己在一边玩,同时她也可以看到爸爸妈妈对待工作的态度,让她知道自己对待学习也应该同样的专心。

三、    配合教育

学校生活占据了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所以关心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也非常重要。我几乎每天都会和女儿聊一下校园里发生的事情,大多数时候只是倾听,并不多加很多意见,这样孩子也愿意多和你说说“悄悄话”。只有让孩子爱上学校,爱上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她才有动力去学习。

四、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除了让女儿独自睡觉,自己洗头洗澡外,我们还会让她做一些小家务,比如洗袜子、叠衣服、帮忙扫地和整理房间。学习上我们也会让她自己计划平时的回家作业和练琴时间的安排。自己计划的事情必须执行到位。

五、    不忘初心

当孩子还未出生时,我们最希望的就是将来孩子能够健康平安的成长。所以每当自己被周围环境影响,感到焦虑的时候,我就会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做好自己,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孩子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的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总之育儿路漫漫,任重道远,最后就用这段龙应台先生广为流传的文字结尾吧,与君共勉。

一(4)班 曹艺潇 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