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也是一种教育

孩子自己穿戴整齐,走出家门去上学了。我站在阳台上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大大的书包、矫健的步伐,心里无比踏实。五年级的他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方面都已经完全独立。他可以一个人上下学;他能够独立安排自己的作息;遇到难题,他会自己查资料、学习课外知识……他的独立让我惊叹,也让我欣慰。

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他独自回家的情景,可谓是惊心动魄。时间定格在三年级下学期。

朱老师,扬扬不见了,我没接到他!”我在校门口惊慌失措地打电话给孩子当时的班主任朱老师。朱老师以最快的速度冲到门卫室与我碰面,询问情况后又马上跑回教室去寻找。不一会儿,朱老师跑了出来,身边还跟着气喘吁吁的钱老师,他们把操场和各个教室都找遍了,依旧没有看到孩子的身影。这时距离放学时间已经过去15分钟。

“那怎么办?孩子会去哪里了啊?”我头上开始冒汗,眼前浮现出一幕幕电视上才能看到的情景,心想着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的。我们一起去看了监控录像,同时向其他家长发信息询问,又把校园搜寻了一遍……可还是没有找到孩子。

最后的结局却让人啼笑皆非。原来,那天早上,孩子的爸爸给了他一张交通卡,让他以后留着自己刷卡用的,结果他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放学时因为没有看到我,就自己回家了。当我回到家看到孩子时,心里真是百感交集。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孩子长大了,他有了独立意识,也有了独立的能力。只是我该不该放手呢?我犹豫着,也在等待机会。

时间一晃,到了四年级上学期。平时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外公要回老家了,在临走前一个月,他向我提议:“让孩子自己独立上下学。”外公语重心长地说:“我理解你们不放心孩子安全的问题,但是孩子总要长大,关键是你们也没时间每天下午3点半去接他。他总有一天要独立,这个独立就可以从让他自己上下学开始。我已经考察过上下学路线,基本不存在大的安全隐患。接下来,只要做好教育和指导工作,他一定没问题的。”我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

我叫来孩子,拉着他的手,问道:“如果让你自己上下学,你觉得可以吗?”“当然可以!”他眼神中透露出跃跃欲试和兴奋。“但是,妈妈还是有点担心,你能说说独自上下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我继续问道。没想到他全部答对了我出的难题,还辩证地看问题,补充不少内容。就这样,我们开始正式实施“试运行”计划。

放学了,他自己出校门,外公在后面暗暗跟着。一周的时间很快过去,没有状况发生,我们准备开始完全放手了。可是还有个问题没解决,如果再像三年级那样“失踪”,我们怎么办?那是要急死人的。好在,科技很发达,有定位手表可以帮忙,我赶紧在网上下单购买了一只。尽管可以随时监控孩子的动向,但在刚开始放手的一周里,我们还是每天提心吊胆的,每到放学时间都让孩子给我们回个电话报平安,但他常常会忘记,所以一到他下课时间,我们总会紧张一阵,我们也会随时监控他的位置,直到他到家才能松一口气。

我发现自从孩子独立上下学,他对自己的事情更用心了。上学需要带的东西也不再忘记,每次我要帮他,他笑着对我说:“妈妈,现在我都要靠自己了。不能老是依赖你,我自己来吧!”他的独立意识不仅仅在上下学方面开始展现,对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也在逐步地提高,孩子长大了!

中国有一句古话,“万事开头难”。自此以后,我们开始慢慢放手让他独立做更多事情,比如自己周末上学习班,自己外出就餐,自己用手机支付宝或微信支付付款,获得了单独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他有了更多自我摸索和成长的经历。

高尔基曾说过,只有我自己才是我的生命和我的灵魂的唯一合法的主人。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做他自己,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能力,用自信和勇敢去应对每一次的突发事件。也许他会跌倒,甚至会受伤,但这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只有自己去经历才会“由内而外”的蜕变。现在,我还经常看到那些每天接送孩子的家长,我也曾经和几位家长聊过有关孩子独立的问题,他们总觉得不放心。社会秩序和交通状况是现状,但孩子总有需要他独立去面对的一天。如果我们能为孩子的独立早做些准备,他会变得更加强大。不妨放手让孩子去试试,也许他的表现会给我们惊喜。我想,当准备足够充分时,孩子的遇到危险的概率也会降到最低。

小雏鹰已经长大了,正要展翅翱翔。让我们放开束缚,鼓励孩子勇敢去闯荡、去面对、去体验。请记住:放手,也是一种教育!

五(1)班  于霏扬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