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大家一方面在焦虑地进行择校对比,一方面又在欢乐地进行旅行计划,内心是既紧张又欢乐。在这种特殊的时间节点上,我觉得每个家长和孩子都不应该放松学习的那根弦,不要过多的为小学毕业而欢呼,而要更多的为初中学习来准备。在这里当然不是提倡填鸭式的提早学习初中知识,而是建议循序渐进、有意识地去适应初中的节奏,因为小学和初中是不一样的。如何平稳度过小升初呢,个人有以下几条建议:
一、保持良好的、积极的心态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进入初中以后,同学们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新学校新班级不适应、小学的学霸变成初中的普通、成绩怎么努力也是停滞不前、与同学、老师之间有些小矛盾等等。如果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些同学甚至会因此而一蹶不振。所以我们要教会孩子学会自我调节,多从积极的方面思考问题;引导孩子要多跟父母,老师进行沟通,大家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思想上不能松懈,不要掉队
“就怕学霸放假”,这是一句很有意义的提示。很多同学、甚至是很多家长,认为一旦初中定好之后,小学阶段的学习就可以松一口气了,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就可以随心所欲,把小学前5年的辛苦全休息回来。这时候家长的想法或者是引导就非常的重要。可以适当休息,可以毕业旅行,但是该收的心还是要收一收的。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都有惰性,一旦放太松,再次收回的时候就有难度的。所以千万不要和孩子灌输:再坚持一下,等初中找好之后就可以怎么怎么样的说法了。放飞自我时间太长后,回收是有困难的。
三、学会制定学习计划,有计划的学习
一进入初中,同学们会惊奇的发现,初中老师和小学老师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与小学老师事事关心,面面俱到相比,初中老师管的很松,在这样的氛围下,要教会孩子把控好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进行高质量的预习和复习。同时要学会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可能在小学的学习阶段,很多都是父母在帮忙安排,这种情况在初中就千万不能出现了,初中课程数量增多,课程难度也增加,父母可能会更不上学校的节奏。有些父母觉得自己属于知识分子,辅导孩子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的学业要求和我们原先自己读书时候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不是所有的问题我们都可以指导,再退一步讲,学习的事情主要是孩子的事情,父母不可能一直跟下去,早放手比晚放手来的好。
四、摒弃小学毛躁的学习心态,养成踏实的学习习惯。
很多孩子在小学阶段,都会用粗心这个借口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其实错就是,没有任何借口可言。到了初中之后,所学知识对孩子能力的要求就会有深一步的提高,粗心就没法作为一个借口使用,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初中知识点难度会提高,如果抱着蜻蜓点水式的学习方式,就不可能完全消化老师所讲的题目,只知皮毛,似懂非懂。而似懂非懂不等于粗心,前者从根本上讲就是不会,不懂。所以要让孩子尽早养成踏实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不仅对学习,对今后的工作也是有很大帮助的,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人生路,处处风雨阻,莫畏难,有志事事成。”家长和孩子一起共勉!
五(3)班 陈一诺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