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终有绽放时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终有绽放的时候,作为父母要做的就是呵护和坚持。呵护的好一些会绽放的更美丽,而放弃了或呵护不当,也有可能看不到绽放。但不用怀疑他是不是一朵花,他只是和别人家的花不一样而已。我们要做的是看着他成长,帮助他成长,确保他在成长,且向着正确的方向成长。说到育儿体会,大道理就不说了,在这里分享几点自己的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给他自信,告诉他,他就是一朵花,不是草。孩子是8月份生的男宝宝,班里最小。在一年级的时候,成绩无法和班里的牛娃比,他很是羡慕,看到差距,自己都对自己有所怀疑。这时,我们就坚定地对他说,你也行,你的能力一点都不差,只是还没找到方法,当他取得一点进步时,不断地给予暗示。随着成绩的提升,慢慢自信心就有了。

二、做人要有用良好的品行。给他讲“忠、孝、仁、义、礼、智、信”道理,他很难理解,就在生活中,见缝插针,言传身教,会告诉他什么是孝,什么是义,什么是信。不知不觉中,他学会了尊敬长辈,乐于助人,关心家人,懂得分享,如何有礼貌的请人帮助或者拒绝别人。节日或长辈的生日,他一般会亲自做一张卡片,记得有一次爸爸过生日,由于功课多,没来得及做卡片,难过的哭了。

三、诚实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会让问题变得简单,当孩子主动说出来,不但不批评,而且给与帮助。每个孩子都撒过谎,而撒谎最主要原因就是怕被责备,被惩罚。但撒谎不会解决问题,只是掩盖了问题,让问题更严重,一个谎需要十个慌来圆。当孩子撒谎多了,就不敢说了,和父母的沟通就会出现问题。当孩子说出实情来的时候,说明他想解决,拥有知错能改的好品德,我们接下来就是帮他一起解决。当孩子能在父母这里得到解决方法,和孩子的沟通就会变得容易。

四、从问问题变成讨论问题。好奇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小时候都是“十万个为什么”,为了鼓励他思考,每次问问题,我们都会蹲下来跟他解释,或者共同找工具书,寻找答案。长大一点后,他提出问题,我们就会先问他,你有什么想法,或者通过问他问题的方式,引导他思考,不再直接给答案。现在再遇到问题,不再给答案,变成讨论,最多告诉他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答案,然后让他去分析这个是不是他要的答案。

五、弱父母、强孩子;懒父母,勤孩子。孩子可以独立做的事情,一般不伸手,没有危险的事情,放手让他尝试。出去吃饭,让他去买单;不认识路,让他去问;需要拿东西,让他帮着拿,他也总会试着拿更多的东西。这一方面锻炼了他的能力,另一方面提升了他的自信,让他感觉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也让他变得更勤快。

六、养成随手做、一起做、做到位的习惯。很多孩子习惯把东西随手一放,比如红领巾,放学回来,红领巾解开,书包一放就忙着去找东西吃,第二天上学红领巾就忘了。为此,就要求他,红领巾解下来必须放在书包的固定位置,从此红领巾就再也没有忘过。尝到甜头后,他慢慢养成了随手做的习惯,需要专门安排时间做的事情越来越少,把可以同时做的事情放在一起做,时间就节省下来了。每次为明天做点事情,明天就会更轻松。

七、做事要有要求,有标准,不认真做,不如不做,要做就尽力做到最好。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例如记单词,不认真,第一次把单词记错了,后面再改就难多了。不做,还是一张白纸,做了,会养成一种习惯,不认真,就会养成不认真的习惯,改掉一个坏习惯需要付出数倍的努力,所以不如不做。

八、学会分解目标。对于孩子来说,目标太远就失去意义了,一定要能够看得见,最好摸得着。我们试着跟孩子说要考好大学,他没概念,甚至问为什么要考好大学。比如做作业,连续专注的做两个小时的作业对很多孩子都很困难,但让他专注的做一项作业,就容易很多。让孩子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先完成一门功课作业,做完后再看看就只剩两门了,信心也就来了。

九、快不是导致摔跤的根本原因,注意力不集中才是。小时候,怕孩子摔跤,我们总是习惯让他“慢一点”。但多数情况下摔跤并不是因为快了,而是因为没看清脚下。就像做题做错了,不是因为做的快了,而是因为审题不仔细,做题不够认真。

小花在一天天在成长,我们能够教给他的知识越来越少了,现在能教的也就是“思考的方式,做事的方法”,期望这两点能助他茁壮成长。

 

五(1)班 卢一铭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