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天,就承载了父母美好的愿景和无限的期望。我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类拔萃,也曾经在心里为他做过很多的规划和设计。然而,现实却没有预想的那么美好,我家这个娃偏偏是个非常特别的“小蜗牛”——他在很多方面落后于同龄的孩子,比如,动作的发育明显比别的孩子慢,幼儿园要求的拍球、跳绳,到了一年级时他还没有学会;学习知识的能力也比较差,识字量小、写字速度慢,让刚入小学的娃学习起来特别吃力;更麻烦的是他在与人沟通方面有不少的问题,他似乎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课堂纪律差,注意力不集中,不能领会老师的要求,还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作为家长,我们除了焦虑还是焦虑,除了逼迫还是逼迫,但我很快发现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除了让他更加胆小自卑和无所适从之外,没有任何效果。究竟该怎么办呢?我阅读了很多的育儿书籍(《你的N岁孩子》、《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拯救男孩》等),还关注了不少教育和心理学的公众号(尹建莉、张弘、武志红等),这其中的理念和案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育儿没有绝对的标准,没必要用别家的孩子做参照物,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节奏,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要保证身心健康。
于是我们调整好心态,拿出耐心和信任,陪蜗牛散步,和孩子一起成长。
坚持家校互动,与老师保持良好的交流和沟通,挖掘孩子的闪光点。班主任陈老师在这方面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陈老师一直奉行的教育理念是“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她曾经多次表扬娃在语文学习上很有天赋,一直鼓励他大胆表达、多多投稿。我们在家也不失时机地鼓励他多阅读、多积累,还利用各种碎片时间和他一起读古诗词。这让一直苦恼于识字默写,觉得语文学习索然无味的娃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也发现了学习的乐趣。
坚持亲子阅读,用书籍滋养孩子的心灵,提高学习的效率。我们坚持每天让娃听15分钟英语故事磨耳朵,保证每天中英文至少各半小时的阅读时间。从最初的我读他听,到后来的他读我听,到现在完全自主的阅读,从各种简单的绘本到厚厚的纯文字读物,娃的阅读涉及了历史、地理、科学、文学等很多方面,阅读已经成为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坚持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同时,也磨练娃的意志毅力。因为娃从小一直体弱多病,身体协调性也不好,所以体育锻炼对于他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学习了游泳、轮滑,也尝试过篮球、跆拳道,还带着他参加徒步、登山的活动。经过几年的坚持,娃的体格变得健壮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也增加了不少。
一眨眼功夫,娃已经五年级了,他这几年的变化还是挺大的,他一点一滴的进步都令我们欣慰,更让我们欣喜的是,在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下,他与人交往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可以很好地融入班级的氛围中。我们会继续和老师配合好,让我们的“小蜗牛”能够更好地成长。
五(6)班 何臻明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