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所以要在一起,这世上大多数的爱,都以相聚为目的。而父母对子女的爱,却是以分离为目的的。在生命的旅程中,他们不曾有机会陪伴我们走上半程,我们也终将难以和他们共度下半段。即便有再深沉、再浓烈的爱,再不舍、再无奈的心,都只能目送他们远去,看他们用背影默默的告诉我们“不用追”。
那么,爱他,就让他具备自强自立的能力,拥有自由选择人生的资本,为人父母能为孩子做的,大概就是这样吧。
一、自信坚强
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需要父母给予足够的尊重和信任,鼓励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小事、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创造。说要帮忙洗菜,却弄湿上衣;画个动物,你以为总逃不开老虎大象,却看见一匹四不像,这样的情形想必每个家庭都经历过,呵斥阻止、审视批判,不如给孩子套个围裙再提点下流程细节,或者大家一起发挥想象就来画画那些并不曾真的存在过的动物。善用肯定和表扬,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长处,强化自信心。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往往都会有孩子付出了努力却没有取得预想效果的状况,孩子的心里可能已经不大好受了,如果父母搬出“别人家的孩子”来说教,往往会引来抵触,先肯定他的付出、表扬做得好的地方,再一起找不足探讨改进的办法,孩子的自信始终在,可能下一次就会有更好的成绩。
人生的道路总不会一帆风顺,当孩子面对困境的时候,鼓励他不断尝试,坚强面对,走过去就可能是一片新的天地。坚强意志的培养和锻炼,不妨就从点滴做起,摔倒了自己爬起来、郊游的时候孩子自己选择的路哪怕曲折泥泞也陪着他一起走下去。父母的接纳、爱和陪伴会成为孩子内心最大的坚强。
自信坚强,放到学习上,就是积极性。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就愿意去探索新的未知领域,有坚强的意志就有学习的恒心和毅力以及不畏难的精神,能更好的克服难关,不断前进。
二、责任担当
“这次没考好,题目太难了”、“XX总是不听指挥,我们不要和他玩”……这些话,爸爸妈妈们是不是都听过?也许是为了逃避苛责、也许确实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孩子们会说这样的话语。可实际上,所谓难题仔细审题也并不难,不好相处的伙伴可能只是因为没有人耐心聆听他的意见,不满情绪无处安放而选择了调皮捣蛋。遇到这些情况,父母和孩子一起认真观察、仔细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往往既能找到应对的办法、学习进步的空间,也教会了孩子凡事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当然责任感的培养,并不需要等到有特定事件的发生,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参与一些与他年龄相当的家务劳动、出门旅游的时候让孩子负责某个景点的资料收集也都可以。
责任担当,放到学习上,就是主动性。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就不大会试图逃避自己的学习任务,也会减少“讨价还价”的频率,主动自觉的完成各项任务。
三、好奇求知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受认知的水平和能力的限制,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总想知道这是什么,那是为什么,甚至还会出于好奇,把玩具拆得七零八落。可这个时候,工作电话打了一半、晚饭正在沸腾,父母不耐烦的敷衍搪塞,就让孩子失去了一次学习的机会。如果能积极面对孩子的提问,和他们一起寻找答案,就会让孩子的求知欲得到满足,而那些解决掉的问题带来的成就感,也会不断鼓舞他们继续向前。
好奇求知,放到学习上,就是兴趣。对新的知识始终充满兴趣,就会激发出孩子自己不断探索的内在动力,学习就真的成为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家庭教育,再好的理念、方法,其实都不如父母的以身作则。父母积极工作,勇于挑战新领域,攻克难关,不放弃学习充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用心生活,家庭角色不缺位,互相尊重包容,共同建立和谐的生活氛围,这些都是孩子的成长不可或缺的养分。让我们一起用爱为孩子刚刚起步的人生路护航,愿他们终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二(1)班 鲁彦希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