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2500多个日日夜夜,不是一转眼,更不是不知不觉,事实上,小朋友长着个子、学着本领的同时,我们也在一天天地学着做家长。不得不承认,幼儿教育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小朋友的每一点变化都会带给家长又一个新的课题。很荣幸在这里就一些粗浅的心得,与大家一起交流。
我和初爸经常会讨论,究竟希望小初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最终我们的共识是无论将来他从事怎样的职业,他应该且必须是个健康、正直、有爱心、有一技之长的人。目标很美好,但是实现的过程路很长,事实上我们也一直在努力的路上。因为这不单单是孩子一个人的成长,确切的说是家长与孩子共同的成长。
1、保持平常心,不与别人作比较,不苛求全才。
让孩子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往往用成绩去衡量,在孩子们之间作比较,却忘记了当初去让他参加学习的初心。其实只要小朋友能有收获,感到快乐我认为就足够了,我一直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能十全十美,但一定有其特长和优点,作为家长应该努力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悉心保护。
2、相互尊重,做孩子的朋友。
我们和小初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朋友式的,而不是传统的父母式。遇到问题常常是互相协商,认真倾听他的想法,不轻易反驳他的想法,尊重他做出的决定,
现在,每天晚上睡前,我们都会做一些交流。他聊聊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我也谈谈单位里的事。分享开心,开导不开心,体会沟通和相互尊重的重要意义。
3、充分的陪伴,鼓励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从小初出生以来,我们所有的旅行都会全家一起。虽然有人会觉得小孩太小,既记不住又玩不好,可是我和初爸宁愿辛苦一些,宁愿旅程打些折扣也要带着他,希望能够带他一起感知生活、感知世界。
我和初爸是双职工,但是一直以来,无论再忙,课内课外的所有活动都会陪伴参加。生活中我们会陪伴小朋友一起阅读,一起运动。鼓励他多多参加团队活动,培养起社交能力和情感能力,在活动中学会帮助别人,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和他人的交流。
4、强调过程,弱化结果。
小初自尊心很强,很小的时候打牌下棋输了就会哭,不愿示弱。挨批评了也会难过很久。后来我们为他报了围棋、足球、羽毛球一系列竞技类的课程,当输赢成为一种常态,当感受付出就会有成果,他慢慢地不再纠结输赢的结果。现在读书了,我们经常和他说的一句话就是:成绩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努力的过程才是最最重要的。
5、学会自己安排时间,形成良好的习惯。
从幼儿园中班起,我们会和小初一起制定各种活动计划。渐渐的我们让他自己安排各种业余活动和学习时间,让他学会如何充分的利用时间,管理好时间。虽然现在他有较多的课外兴趣活动,但是我们不需要担心他会顾此失彼了。
我始终认同,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说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我们在育儿的路上真的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因为为人为母的我们本身就有太多的不足之处。可能做好我们自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那就让我们和孩子一起,不忘初心,共同成长吧。
一(2)班 陈浅初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