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浅谈孩子的家庭教育

由于教师职业的关系,接触了不少教育类和心理类的书籍,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自己对教育的认知理解也让我对付起初三学生来得心应手。但是,自从女儿诞生之后,我突然发现原先那一套似乎不怎么管用了,从学校到家庭的空间转化,从学生到女儿的对象转化和教师到家长的角色转化迫使自己不得不重新面对家庭教育这门熟悉的新学问。因为女儿还小,很多设想和做法也只停留在初步阶段,没有办法证明其是否有效,更谈不上有什么借鉴价值,以下仅供大家讨论参考,如能不吝加以指正,在此感激不尽。

心理和身体成长

教育孩子,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同时怀有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女儿不一定有运动天赋,但我从小鼓励她参加轮滑、游泳、羽毛球等体育锻炼,上小学后积极配合老师坚持短绳和跑步训练,不仅有利于改善体质,增强自信,为之后学习打下一个好身体的基础,而且能在孩子有情绪波动的时候,通过锻炼,在运动流汗的过程中调整自己的情绪得以平复,锻炼意志。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更应该培养她有个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培养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并且能够做到善良诚实。当然这不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如春雨一般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及家长的表率中逐渐形成。

习惯和能力成长

正如新生家长会上实小校领导所讲的,在小学一二年级阶段,主要是在孩子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以及情感的培养上下功夫,重点去强化孩子的这些习惯品质,就会发现在这个阶段形成的一些好习惯是让孩子受益终生的。比如生活习惯,培养孩子按时起床睡觉;吃饭不拖拉;洗澡自己洗;作业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学习用具自己整理保管好。我和女儿一起讨论、调整方案,确定实施细则和奖惩办法之后就严格的按照方案去执行,能培养孩子自律。学校老师要求家长检查孩子作业后签名,我先让女儿回忆老师的课堂要求,自己完成作业并自查改正,及时了解总结前一天的作业情况,不明白的地方鼓励她向老师请教,激励她争取获得更多的勤劳之星和希望之星,培养孩子的认知、判断、分析及解决问题、沟通及语言表达、自制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孩子本真的基础上,把她培养成为最好的自己。

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教育孩子,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不断成长。每个“别人家的孩子” 优秀的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家长,多跟这些家长聊,学习他们教育孩子的经验,适合自己孩子的沿用过来,借鉴改良为我所用。家长既是老师,是教育的引导者,去引导孩子成长,同时又是服务者,去关怀孩子的生活起居。只有不断的思考,进步,才能将这两个身份做好。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多给予孩子陪伴,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的长处和短板,根据孩子的天赋来因人制宜,多发掘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不要拿自己的孩子盲目地与其他孩子进行对比。家长只有多投入时间精力,多反思多研究,与更有经验的家长多交流,才能有智慧的做一个“好爸爸、好妈妈”。

最后,摘录一段文字来结束这篇感受:教育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就像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它没有声响,它只是让走在前面的人,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然后,任由改变自然发生。

前行者如何,跟从者也会如何。

 

 

 

 

一年级(4)班

胡书闻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