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吼不叫》这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人父母真的是一件艰难的工作。 儿子现在小学五年级,作为家长,也逐渐体会到这句话的深刻意义。为人父母的艰难不在于辛苦,不在于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等繁琐的生活琐事,而在于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鲜活的、有着独立思维能力的人。所以,别人的经验不可复制和照搬。同时,作为家长,基本上没什么育儿经验,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即便是看了很多如何教育孩子的书籍也只能是借鉴,主要还是要靠家长自己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教育方法,以求达到最有效的教育目的。所以,做家长真的不容易。
就我个人来看,首先要学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只有倾听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才可能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这些年看了很多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教授的书籍,他对于倾听并走进孩子的心灵这一点非常看重。 倾听,是一门艺术,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真实的、耐心地去倾听他们的声音并有效沟通交流。只有在感情上沟通,心灵上引起共鸣,孩子才能敞开心扉,把家长当成最要好的朋友。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 作为一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呼声,了解孩子的疾苦,知道他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忧愁的事,他们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是方法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等等。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每当在了解孩子的时候,就要放下父母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增加父母的亲和力,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心与爱。现在的孩子,知识面宽,想法多,成熟早,跟我们小时候完全不一样,所以,交流,沟通,理解并尊重才能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长会遇到许多问题,甚至让家长有些措手不及,更好的方法就是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学着做个智慧型家长。
首先是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的能力。有了孩子,才会发现潜藏在婚姻中的很多矛盾会渐渐显露出来。随着孩子的到来,家长学着为人父为人母,学着怎么跟孩子相处,怎么与一家人相处。特别是和老人住在一起,育儿观念的不同,特别磨合人的心性。既要学习好的育儿理念,也要照顾一家人的和谐生活,还要考虑到工作如何均衡,这是每个平凡如我的大多数家庭的必须课。看教育方面的书籍、听大师们和优秀教师们的讲座、与孩子一起参加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等等都是我们家长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其次,不断提升自我抗压能力。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难免总会遇到“别人家”的孩子。守住自己的底线,孩子是自己的,倾听外界的声音,但不要被其他家长干扰。孩子优秀也好,不优秀也罢,都是自己教育出来的孩子。我们只要为自己的孩子负责就好,牵着蜗牛散步,静等花开。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关键。孩子的问题是家长问题和家庭问题的投射。如何做家长,如何做有智慧的家长,如何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愿所有的家长教育有方,所有的孩子健康向上。
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五(3)班王宏旭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