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是一个不需要考试就能上岗的职业,所以绝大多数的爸爸妈妈都是边探索边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也是磕磕绊绊,四处求教总结经验,我觉得有一条很值得和大家分享一下:父母应该做好孩子人生起步时的导师,帮孩子做好成长中第一期的规划,并做好陪伴。
我个人认为孩子的发展99%取决于父母,因为小朋友从小学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基本都是由父母决定或者耳濡目染的,所以父母应该在幼儿时期就要给孩子做好第一期规划,你的规划和坚持会直接影响你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发现她女儿从小唱歌很好听,所以她从小给她的规划就是希望她往这条路上发展,于是从初期声乐、钢琴,然后又去参加了小荧星,去考合唱团,父母一路接送陪伴,并陪着孩子一起每晚练声,定期回课,就这样6年坚持下来,现在11岁,她女儿成了别人家的孩子,唱歌屡屡获奖,并多次在大型场合表演。
对于我家来说,我们算是起步比较晚的。因为之前也一直很佛系,觉得小孩子快乐为主,不需要报那么多班,但其实平时家长工作很忙,并没有那么多时间陪伴学习,家里老人带着,那么他的快乐无非就是在家看《喜羊羊和灰太狼》。也就因为我们的佛系,幼儿园时期我们一直到大班才帮他报了一个英语班,等到幼升小面试的时候,实力不足立马显现出来了,跟风去考了2所民办小学,结果可想而知,而他本来是个很自信的孩子,因为幼升小的失败,反而感受到了挫败,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太放松了。
我和他爸爸立马总结幼升小的失败经验,制定了小学阶段的规划,于是一年级开始我们帮他报了奥数班,英语继续读着,钢琴原来随便找了个老师,有一次我偶然听到了该老师练琴时候的演奏,果断发挥朋友圈功能找了个更专业的,欣喜的是儿子半年奥数学习后就考进了金牌班,并在二年级和三年级拿了几个奥数杯赛的二等奖和三等奖,三升四的暑假还通过了钢琴8级考试,并在学校各方面也表现不错,孩子也更自信,虽然他也觉得读书苦,但他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当然,我也一直不认为我家孩子能归入所谓的“牛蛙”行列,因为我自认为我没有那些真正“牛蛙”家长那么鸡血的规划,没有两奥、三英这样搞,我相信,这样孩子的成绩肯定会更加出色,但我不认为站在金字塔顶尖的小孩子会更快乐。
如果把规划比作海上航行的帆船,那么陪伴就是促使帆船顺利前行的风。经常听到很多父母说:”我给他报了很多班啊,可是他的成绩就是上不去。“打听下来,原来这些父母基本都属于甩手掌柜型,只负责报班,至于补习班里学些什么,孩子知识掌握了没有都不关心,却只关心到“为什么我帮你报了那么多补习班,你的考试成绩怎么还是上不去”,有些父母还会对孩子说:“你看看我为你花了那么多钱,我们赚钱容易吗?”一方面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反而让孩子对学习造成逆反心理。其实对于补习班的内容,特别是低年级的小朋友接受能力没有那么强,回来后还是需要父母陪伴孩子一起回顾、整理和总结,帮助他把课堂上知识点全部掌握,时间一长,孩子慢慢养成习惯,学习成绩自然就上去了。
规划只需一段时间的焦灼和取舍,但陪伴需要足够的恒心和毅力,因为陪伴你会失去很多自己娱乐时间,因为陪伴你会时常心情暴躁,但请相信,你的付出总有回报,你的孩子会给你一份惊喜。
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五(4)班 谭皓佶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