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榜样,以身作则

 

刚刚接到老师的邀请,写一点育儿心得的时候,其实我内心有些忐忑,什么时候我也有资格谈这些了?明明我一直走在学习的路上。从初为父母伊始,除了喜悦更多的是茫然,不知道要怎样才能带好一个孩子,和大多数父母一样,我想给她最好的成长环境、想让她成龙成凤、想保她一生无忧,于是在茫茫育儿路上,我开始加入各种妈妈群,关注非常多的育儿公众号,也买了不少这方面的书。

 

总结大体如下:父母绝对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最最重要的老师。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有言传有身教,甚至我觉得身教重于言传。我们都知道,孩子生来一张白纸,他们通过成人的眼睛来认知这个世界,父母的一举一动将决定孩子未来的行为模式。

 

1. 父母对待生活的态度、管理情绪的能力,藏着孩子未来的样子。

父母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我自己深有体会。一年级刚学写字的时候,写出来的字很丑,怎么教都写不好看,那段时间我动不动就发脾气,搞的小孩每天都为了写作业哭上两三场。后来我发现她不仅很焦虑,而且没有安全感,遇到一点不顺心就埋怨、责备别人,发一些无谓的脾气。恍然大悟的同时,我改变了自己的态度,每天都耐心的教她看田字格,看例字在田字格里每一笔一画写在什么位置,看自己写的跟例字的好坏区别在哪里,刚开始进展非常慢,写作业也很慢,但是每写出一个好看的字,我都会发自己内心的夸奖她,鼓励她继续,慢慢的字也好看了,速度也提高了。

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家长应该让孩子看到的是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以乐观坚强的心态去面对,而不是只会一味地抱怨、埋怨、责备身边人。多把坚强、乐观的心态传递给孩子,用正确的方式纾解自己的负面情绪,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健康、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中。

 

2.想要收获一个习惯好的孩子,家长首先要成为习惯好的家长。

例如玩手机,比起孩子,家长爱玩手机的现象反而更常见,新闻报道中多次有家长玩手机,险些造成孩子出意外的案例。家长在陪伴孩子时玩手机,也是一种冷暴力。不管孩子说什么,只会嗯嗯、啊啊敷衍,没有给孩子积极的回应。这样的冷漠和忽视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造成亲子关系疏离;更重要的是会让孩子也养成爱玩手机的习惯。与其每天控制她玩电子产品,不如带她一起去公园撒野,玩各种户外游戏。

例如自己晚睡晚起,却逼着孩子早睡早起,孩子很难信服,也不会乖乖听话。家长早睡早起、按时吃饭、规律生活,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不容易养成懒散、磨蹭的坏习惯。

 

3. 真正优秀的父母,就是要从自身做起,言行一致,该遵守的社会规范严格遵守。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人:挤地铁,明明车门都快关上了,却非要争分夺秒地带孩子冲进去;过马路时,看着来往车辆不多,就抱着侥幸心理,带着孩子闯红灯过马路;乘高铁错过时间,为了等自己的家人,非要拦着车门不让走······很多父母,一边教孩子要遵守规则,一边自己在破坏规则。不钻空子、不投机取巧、不因一点蝇头小利就成为规则的破坏者。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树立规则意识,将来才能走得更远。

这方面日本人做的很好,我们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带她去日本旅行,途中会让她看,在公共场合没人大声讲话和嬉闹,自己的垃圾都是随身带走不乱扔,没人闯红灯,没人插队······她在旅途中的见闻就已经潜移默化的教会了她所有好习惯。

 

4.不要忘了,做最好的自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这一点我的先生给孩子做了很好的榜样,从我们认识那年开始,他就一直坚持跑步锻炼,每年都参加上海马拉松,至今已经坚持了14年,今后也准备一直坚持下去。我们想告诉孩子的是,喜欢的事就应该坚持不懈,不能因为遇到一点小困难就随便放弃。所以在确认了她喜欢围棋和街舞等等的时候,我们一直鼓励她持续学习,偶尔用一些考试来考验一下自己的水平,通过了考试不骄不躁,没通过的时候也不气馁,反而应该分析自己的不足在哪,下一次继续努力。

 

5.有时要做“狠”一点的父母

以前的我,也曾以为孩子就要放养,这样她才能拥有更多自由的空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后来我慢慢发现,要教育出一个优秀且自觉性高的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能指望他能自觉,你不约束孩子,那只会让他越来越放纵自己。要给他恰到好处的管束! 违反原则的时候要坚决反对,严格教育批评。


啰嗦了很多,无非是借鉴了前辈们的经验,我想,孩子们需要的是父母“和孩子一起长大”,而不是“陪着他们长大”。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该站在成人的制高点上去审视孩子。

 


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 四(1)班 何韵歆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