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成长

 

很荣幸能够收到老师的邀请,来谈一谈我们教育方面的一些心得。我们自问不论是孩子还是我们自己,并没有多么的优秀,也有非常多的困惑,所以说不上介绍经验,就借这个机会互相分享下吧。我们将我们的心得总结为三点:

  1. 培养品格

  2. 全面发展

  3. 尊重天性

下面就分别来具体阐述下

  1. 培养品格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给我们的教育定了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培养良好的品格。品格决定了一个人面对人生和世界最根本的态度、品性和方法,而儿时的经历和培养对品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具体来说,我们的品格培养注重在以下三个方面:正直、守信和毅力。正直方面,在目前这个阶段,仍以正面教育为主,小到遵守规矩大到爱国主义,我们希望能在孩子心理立杆称,帮助她去衡量未来的一切。待她再大些,会加入些负面的东西,帮助她理解复杂的世界。守信体现在说到做到,同时也体现在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我家孩子从小吃饭非常得慢,且非常挑食,只喜素食不爱荤菜,因此在我家吃饭,是定时的,且先吃她不爱的荤菜,一旦无法按时吃完,则余下的时间除了喝水不能吃任何的东西,直至下顿饭,如提前吃完则多余的时间可以看电视。在这种点滴小事中培养她说到做到,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我家孩子的天性中,外向、跳脱的成分居多,而坚韧和内敛不够,因此她喜交友、爱表现,但吃不起苦,一件事只要需要练习了,便不耐烦。因此我们非常注重培养她的毅力,通过各种机会让她体会凡是都需要有个过程,只有坚持下去才有成功的可能,而即使不成功,付出的努力也不会白费。

  1. 全面发展

从我们自身的经验来看,学习更多得是人生的一个敲门砖,而之后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人、事、物的感知、沟通能力,是对于各类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以及支持自己追求理想生活的体力能力。因此我们从小的培养思路就是全面发展,更重视孩子知识面和技能面的广度,而不拘泥于深度,让她在各类学习中接触不同的人、事、物。比如舞蹈、绘画、钢琴和合唱的学习,不仅是艺术修养本身,钢琴需要苦练、舞蹈和合唱需要团队协作、绘画需要细心的观察、还有各类表演和比赛,在这些锻炼中孩子潜移默化得成为善表达、爱交友、不怯场、有毅力的人。另外,我们非常重视孩子身体素质的培养。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并不是一句口号,年轻时,身体有时决定了我们的职业高度,而年长后更是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我们父母二人均从事过近十年的审计工作,在这种以高强度著称的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身体的重要性,有许多优秀的同事最后被淘汰,仅仅是因为“力不从心”4个简单的字,而这种结果是常常令人感到惋惜而又无可奈何的。因此,我们从小注重孩子身体素质的培养。游泳、溜冰、平时的体锻、假期时的爬山旅行,这些都使的孩子的身体素质比较好,协调能力较好。孩子上学2年来,除了一次流感外未请过病假,这对孩子的学习连续性也是很有帮助的。

  1. 尊重天性

虽然中国的传统教育中有人定胜天的理论,我们的培养中也非常注重孩子毅力和坚强人格的培养,但我们也渐渐发现和承认,这种培养更多得是把孩子天性中的东西发挥出来,而不是改变天性。其实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一直在和她的各项缺点和弱势进行斗争和妥协而渐渐能发现她的优点。在我们吐槽她数学太烂逻辑思维太差的时候我们发现她的语言天赋不错,在认为她太懒的同时也发现了她的开朗。所以孩子不是我们个人的,而是大自然的产物,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既然我们希望她成为一个优秀、健康、快乐的人,那么我们就要懂得和她的缺点相处。我们有自己进行一些育儿方面的学习,比如华师大心理学家陈默老师的课,来学习如何根据孩子的天性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教育她。

最后,我们想说,教育孩子的过程更像是一个自我反思、再次选择、共同成长的过程。虽然我们清楚,正如在孩子进小学的第一次家长会上,校长李莉老师曾经说过的那样,大部分的孩子天资都是普通的,孩子能走多远在于家长能付出多少。但在履行父母角色的同时,我们首先是个人,行动胜于雄辩,体验优于语言,我们希望以我们自己的生活状态来让孩子体会。所以我们并没有为孩子牺牲太多,我们希望能为孩子树立努力工作、享受生活、为自己负责的态度。这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对我们是最合适的,也是最和谐的。我们仍在教育的路上继续探索。共勉。

三(7)班 陈思涵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