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循善诱,坚持把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首位

 

家对于每个孩子来说,是充满温暖和爱的摇篮,家长则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因此,从小正确地教育和引导孩子,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关键期里的关键期。因此,进入小学阶段,我最关注的就是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问题,也是通过不断的磨合,逐步建立培养起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是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因为不是全职,所以如何利用好放学后到我回家的这段时间尤为重要。一年级开始,也碰到过孩子和老人说没有作业,结果我下班回家,补做作业到晚上十点的例子。这时候,就需要家里老人的配合,监督孩子根据《学习点点点》的内容不折不扣、按时完成书面作业,并且在完成作业后拍照微信发我确认,确保孩子能够第一时间完成作业。过程中,当然会有反复,作业的质量、内容等还是需要家长的检查和监督,但是,在这一年学习的过程中,孩子已经逐步养成了放学回家做作业以及做完作业才可以做其他事情的习惯。

二是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对于是否陪做作业,我也纠结了很长时间,家长陪在旁边,孩子容易分心或者说有依赖性,不陪,孩子的学习效率又会很低,可能半个小时的作业,要一个小时才能完成。也是在反反复复的磨合中,我会规定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几件事情,然后让她自己学会分配时间和掌握时间,到时间了,我才会去小房间看一下她作业完成的情况。作为辅助工具,我买了一个沙漏在学习桌上,让她有时间的意识和独立完成的意识。因为,习惯养成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孩子能够独立学习,所以适当的放手和时间意识的培养是我现阶段关注的重点。

三是养成预复习和收集错题的习惯。除了每天做好课前预习,每天回家,我也会让孩子复述今天学习的内容,孩子回忆复述授课内容的过程,其实也是在检验当天学习的成果。有时,我还会故意装不懂,请孩子做小老师,和我讲讲解题的思路。另外,收集错题,可能是家长需要花精力做的事。随着年级的上升,错题会越来越多,这时候适当的帮助孩子整理错题和分析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可以有效避免孩子犯重复的错误。

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二(4)班  孔奕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