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未来需要哪些能力?

 

Netflix最近有部很热的纪录片——《美国工厂》,讲的是中国的福耀玻璃在美国开设工厂期间遇到的种种水土不服和文化冲突。因为我自己服务于一家超大规模跨国制造企业,又是同行,所以整部片子前面看得还都比较轻松。真正震撼我和我的同事们的,是最后福耀老总的那句“我下次要做的就是(用机器人)把这四个(工)人取消掉(从而彻底解决文化冲突)”。

    “取消”,这词用得准确又冰冷。科技进步的确能让工业和资本走得更远,可那些“被取消的人”呢?他们的出路和未来在哪里?

    《三体》里有一句话——我消灭你,与你无关。中国人民最近几年的生活中,到处是这种降维打击:饿了么消灭了康师傅方便面,美图秀秀消灭了尼康,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甚至消灭了小偷(钱包里没钱,手机又都整天捏在手上玩)。在我所处的汽车行业里,大家公认的是自动驾驶一旦出现会立即消灭司机这个职业,首先就是取代跑长途的货车司机——自动驾驶不会疲劳,又持久又安全。

    饿了么是2013年开始的,美图秀秀是2011年开始的,微信支付也是2013年开始的,这些都是我们这代人结婚、生子之后才有的事物。这时代发展得这么快,连新事物都在迅速离我们远去(ofo),这世界上其实真的已经没有多少铁饭碗,如果真的还靠“学好数理化”培养孩子,在国家目前“大语文”的教育环境下,多半连高考那关都够呛,还怎么去适应时代?

    那我们到底要把孩子培养成怎么样的人,才能适应已经这么快并且未来还会更快的时代?一个社会运转中很多岗位不再需要那么多“人”的时代?孩子的出路和未来在哪里?

   人工智能领域公认名气较响的李开复教授比较权威的建议是:创造型能力和关爱型能力在未来短期内仍是很难被AI取代的。我觉得还要加一个“主动学习”能力。这三种能力是我们在当前这个时代,在育儿过程中应该去重视的,相对而言可以为普通孩子在未来提供更宽广的选择。谈谈我对这三种能力的看法和做法:

    1.创造能力

    艺术家多半是富二代,而诗人基本只负责体验生活。创造力实际是会随着机械式的重复运动消失殆尽的,而有时候你不去锻炼它,它也是会慢慢消失的。我们家娃在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前夕偶然间跟我说:“爸爸,我们班某某某小姑娘不会跳舞哎,音乐响起来手脚不知道该往哪里放。”我当时跟她讲:“你不要去质疑别人的能力,但你必须珍惜自己的(舞蹈)能力。”小学开学前我们给孩子做了一次心理建设,我又跟她讲:“钢琴、舞蹈、绘画,你喜欢;爸爸妈妈也非常高兴看到你喜欢,所以请你继续喜欢它们,请珍惜它们,继续保持下去。你的时间不会被学而思填充,爸爸妈妈会留给你足够的时间去做你喜欢的这3件事情,并且也建议你一直做下去。”其实作为家长我们的思考是:离考高中还有9年,就目前上海小学生的课业难度,我们不愿意这么早就放弃这些跟创造相关的能力,即便最后还是要放弃,那也是越晚越好。

    2.关爱能力

    放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这个话题可大可小。大到爱国,小到爱自己。企业管理里将员工划分为四种人:聪明的好员工,聪明的坏员工,笨的好员工,笨的坏员工。实际上管理者最害怕的是第二种人:聪明的坏员工,因为破坏力最大。所以我的孩子必须要热爱祖国,最终成为一个正能量、有贡献的人。而孩子在实小面试的时候回答“我最爱的国家是中国,因为中国是我的家”,这个毫无准备的满分答案真的让我和太太自豪了好一阵。所以爱国,一定是首先。

其次,我们跟孩子讲:“你的情感很丰富,别人可能不觉得这是优点,但爸爸妈妈觉得这是你的优点。你爱笑,挺好;爱哭,也不错;爸爸妈妈希望你能哭能笑,做一个有情感的人。”我们作为家长,其实最害怕的是看到未来自己的孩子漠视生活,丧失情感这种能力。实际上,“共情”也是一直以来职场的核心能力,未来也肯定是。

    3.主动学习能力

    实际上关键还是在“主动”这个词上。很可能存在这样一种悲剧:康师傅的工厂工人被饿了么逼得跳槽去了隔壁的尼康工厂当工人,结果又被美图秀秀逼得跳槽去做了滴滴专车司机,随后无人驾驶时代来临……尽管是个冷笑话,但时代的变化真的就是这么快,我们自己有时候都快要跟不上了,如果不培养孩子这种主动学习从而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未来的生活将会有多不容易?主动学习这个话题太大,就我这个外行来看,涉及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诸多方面的长期坚持。但有一点我很清楚,就是这些都必须从小培养,从当下开始。

    千人千面。我个人理解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家长有责任要做好战略,战略是量身定做的,是中长期的,我们家会考虑比如以上提到的3个能力的发展。至于战术层面上,一所办学20多年的名校早已形成一套最优的教育方案,家长要做的,无非就是确保孩子的执行力,贯彻和落实校方的教育方针。路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共勉。

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 一(1)班 邱茗悦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