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个脚印的踏上英语学习之路

受老师抬举,让我介绍一下小朋友的英语学习经验,现在英语牛蛙满天飞,他的水平只能说还可以,所以非常不敢当。这是我第一次认真回忆我们英语学习的过程,一下子所有的回忆便扑面而来。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小朋友的情况,我们是从2016年11月,正式开始英语启蒙,距今正好是4年前。特别是第一年,他的进步是飞跃性的。2017年年底,我带他去美国旅游,正好有机会在加州一城市所属的教育局参加了一个语言测试。当时测试的结果显示,小朋友的英语水平和当地同龄的孩子持平,在阅读部分甚至高于当地孩子。2019年12月通过了PET考试,成绩是149分。

都知道所有的语言学习就是听说读写。在学习过程中,我正是按照这四个字的顺序来安排优先级别的。从词汇量的积累来说,词汇量可以分为听力词汇,口语词汇,阅读词汇,书写词汇,每个部分大约都是前者的50%左右。也就是说,听得懂的词汇如果是2000的话,说得出来的大约1000,看到能读出的阅读词汇大约500,最后落到笔头,能写出来的就大约只有250了。可见这四个字的顺序多么科学。

我把我们学习的过程粗略分了3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重点,以及围绕这个重点的做法。我自己原来的英文水平非常一般,所以我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找到合适的材料来喂养小朋友。

1. 初启蒙阶段:2016/11--2017/9

英语程度:接近零基础。偶尔蹦几个单词,简单的句子类似How old are you?; What’s this?; How are you?。

重点:大量输入为主,听:反复使用的听力材料和动画;说:融入游戏的对话以及日常;读:分级阅读以及其他书籍

具体使用方法:

一套优秀的教材:选用了一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清华幼儿英语》,从0级别2册到4级别2册,一共8个级别。这套教材的内容全部是精心挑选过的,西方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儿歌。不仅悦耳动听,朗朗上口,而且同时涉及了各方面的题材生活,人际,传统,科学,环境等。它有完整的配套资料,音频,视频,以及教案,操作非常简单。我带着小朋友从0A开始,一直学到了3B。

我把在学一册的儿歌音频设置为的起床铃声,有时间就循环播放。带他一起看儿歌动画,做视频里老师教的游戏。配套的教案里,有现成的游戏对话,可以直接用来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一套喜爱的动画:《小猪佩奇》,语言规范,发音清晰,故事有趣贴近生活,几乎全世界小朋友都喜欢。

这套动画我一共使用了两轮,第一轮先从头到尾看一遍。(第二轮在后边输出阶段使用)每天看一集,一周5集左右,同时把这5集对应的音频存在播放器里作为本周的听力资料。看动画的时候,由于有画面的帮助,小朋友可以很轻松的理解或者猜到视频里说话的意思。所以在听音频的时候,完全能听明白,同时由于有画面感,所以更有兴趣。听力输入,就是通常说的磨耳朵。一定要听理解的内容,才是有效输入。

两套经典的分级阅读书籍:《海尼曼》,《牛津阅读树1-9》。

这两套分级阅读,我使用了三轮。(第二、三轮在后面独立阅读阶段使用)第一轮,目的是理解性阅读,每周6-8本,每天读一遍。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我人肉阅读。后来入手了点读笔,小朋友自己就可以边听边看了,大大节省了我的劳动力,同时也避免我的错误发音给他带来的影响。每个星期到后面几天,小朋友对这几本书已经非常熟悉了,如果有兴趣,就鼓励他和我一起读。重复的多了,顺便也就认识了不少字。

分级书籍的中高级内容比较丰富,也可以把音频存放在播放器里反复听。

其他各种题材的书籍:选书直接在那些有名的,经典的书籍里挑选。虚构非虚构,都要涉及,这个阶段,只求宽度,不求深度。

 

第一阶段总结:经过9个月的大量输入,小朋友已经有整句甚至偶尔有整段的输出了。同时,对同一本书的反复阅读,也认识了大量的词语。同时,语言的理解能力,也有了飞跃的进步。

我记得那时候,也就是离开英孚半年左右,我去乐宁做过一个测试,销售已经没有办法推荐合适的班型了。因为他远高于适龄的级别,而符合他的班型,同班孩子都太大了。这一次测试,更坚定了我对学习路线的信心。

 

2. 第二阶段:指读,复述和网课:2017/9 -2018/8

英语水平:近1年的输入积累之后,当他的识字量已经有一定的积累。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已经具备了初步交流互动的能力。

重点:关注输出,听:粉猪动画音频;说:复述动画,故事书,网课;读:指读认字;

具体做法:

听:除了持续进行粉猪动画,和音频。其它音频材料的选择也更广泛了,比如《Frog and Toad》(青蛙和蟾蜍)、《Curious George》(好奇猴乔治)《神奇树屋》等。

说:即复述,我认为复述对英语不好的家长们而言,是帮助小朋友联系口语的最好方法。第二轮使用粉猪,从头开始,每周5-7集再看和听,选择小朋友最喜欢的1-2集,非常熟悉之后,进行复述。每周重复,熟读一个《Frog and Toad》(青蛙和蟾蜍)的故事,读完进行复述。小朋友在刚开始能力有限,基本都是用原文的语句来复述,后期才慢慢组织自己的语言复述。

这时小朋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以及交流互动的能力,便开始安排上网课,每周3次,每次25分钟。

读:开始正式指读,再次使用分级读物。第二轮,每周选择6-8本,小朋友一边指一边读,通过指读达到认字的目的。第三轮,每2个月,把之前指读过的所有分级拿出来快速过一边,把所有理解得不太好的内容,重点阅读。《Frog and Toad》每天指读其中一个小故事,重复一周,读完复述。后来过渡到桥梁书,章节书。

第二阶段总结,通过反复的阅读和指读,自然而然的积累了识字量,独立阅读便顺理成章了。

 

3. 缓慢不间断进阶 2018/9--现在

重点:在有限的时间资源内,首要保证听力输入,拓展精读能力,关注书写。

具体做法:

听:进入小学后,重点都放语文上。所以在没有很多时间的情况下,听力输入排在了最优先的位置,也是因为最容易。各种见缝插针,可以说,小朋友从小是由播放器陪伴着长大的,也正是由于从小有听的习惯,所以他听音频能持续很久的时间,有次路上大概2-3个小时,他就一直在听音频。

说:通过网课维持口语交流,

读:日常泛读以RAZ为基本书籍,有时间再按兴趣选择。阅读理解选择了国家地理出版社的《Reading Explorer》。另外,加上Wonders作为精读课程。

写:每天少量默写单词,精读课程中也会有书面作业。

 

这是我和小朋友这4年英语学习的简单总结,可以说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现在,有很多收获也有遗憾。回顾过程,最让我欣喜的,应该就是英语学习初期打基础的两年,因为铺垫的尽量足够,所以每一个关键性的阶段都很顺利且愉快地跨过。那段时光也成为了我们两人共同成长的美好回忆。在学习过程中我得到了非常优秀老师的指导和好多朋友的帮助,如果这篇总结能有些许参考价值,也算是略有回馈了。

 

 

 

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  三(7)中队  李子瀛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