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新冠病毒疫情突然来袭,给全世界按上了暂停键,也给孩子们上了成长的一课。生命与死亡,谣言与真相,团圆与分离……每分每秒发生的事情,都是孩子们前所未见的生活。正如儿童文学作家王钢写给孩子们的话:“危机,也是契机。生活,就是功课。”
一. 网课初体验
这场疫情,改变了世界的运行状态,教育也是首当其冲被激烈撞击。我自认绝不是“鸡娃”大军中的一员,从未给女儿报过任何线上补习课,在得知要上网课的时候,还是挺焦虑的。恰好由于疫情,之前一直苦于无法平衡工作和陪伴的我,有幸得以在家办公,领教了她的上课状态,让我大开眼界。一开始的矛盾总是集中在学习习惯、时间管理、电子产品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在帮女儿重新调整,确认她能够独立掌握学习节奏、查看学习任务、拍照上传作业之后,我便放手专注自己的工作了。这既是对她的信任,又是对她自律自控能力的培养,而我的工作状态也能从正面影响到孩子。整整一学期的相处,亲子关系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和谐时光。
二. 珍爱生命与健康
经过这次全民抗疫,我们家最大的变化就是更有规律地进行体育运动。提高免疫力才是抵抗病毒的关键。钟南山爷爷84岁高龄还能拥有挺拔健硕的身体,主要得益于坚持锻炼。我家爸爸是崇尚每天户外2小时的类型,但在他只能周末亲自带领的情况下,跳绳1000个是女儿每天的运动任务。为了不让她感到枯燥,我就和她一起轮流跳,我200,她200,一共跳5组,非常轻松。另外,练功和爵士舞也是每天坚持练习的,把兴趣融入运动,既训练了体能又打磨了意志力。要让孩子懂得人体是多么精妙的存在,每一个细胞、每一个系统为了我们的健康,作出了多少努力。我们必须懂得珍惜健康,爱惜生命。
三. 培养社会责任感
在疫情期间,每一天我们都能看到很多真实感人的故事: 医护人员披甲上阵、击退病毒;建筑工人迅速集结、搭建医院;老师们线上教学、被迫营业成人民“主播”……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告诉孩子:每一份职业都承担着责任。职业没有成功与否,也没有输赢之分,无论将来做哪一行,只要做到最好,就能发挥自己的价值。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分数固然重要,平日里对新闻的涉猎和解读能让孩子拥有更宽广的视野,了解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才能适应、融入并参与到竞争的洪流。
以上是疫情引发的一点育儿感悟。想起今年上海的高考作文题是“人生转折,如何应对”,作为家长,我认为需要内心强大再强大,接受自己孩子的每一面。对于能够改变的地方,要顺势而为,积极解决;对于很难改变的也要淡定应对,不急不躁。鼓励孩子不怕跌倒,爬上人生峰顶看一看,不然怎么知道自己的奋斗值不值呢?
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 四(6)中队 张若晴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