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带着爱的使命来到我们身边,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成为一名莘莘学子,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家长不断探索、学习、领悟的过程,很荣幸能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注重好习惯的养成
习惯是人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规律性的行为方式,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作家巴金有一句名言:“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及时完成课后作业、每日阅读、定期复习、订正错题并归纳成册、错题的延展举一反三等。当你的孩子养成以上良好习惯,学习便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一个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她的下意识会随时随地支配她按照平时习惯了的节奏做那些与学习相关的事。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可终身受益。
二、尊重孩子,欣赏教育
尊重孩子,欣赏孩子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手段。自信有助于她此刻与将来勇敢地应对来自学业和生活的挑战。培养自信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无形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个眼神、一声赞扬,都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鼓舞孩子的斗志,增强孩子的信心,激发孩子的勇气。
瑶瑶是个比较早熟懂事的孩子,所以在和她的相处中,我们都能够尊重她的选择,不会一味地干涉限制;她想做的事情只要不会发生危险,就不会去阻止。鼓励她多尝试。她喜欢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我们就引导她通过做图表的方式来设定当天的任务,并教给她“任务单”要具有检验是否完成的标准,比如阅读具体到页码,小灯塔课堂看几集,这样才能检验目标是否达成。她会认真的制作一张“任务表”,由日期、待办事项12345、我的完成情况、我给自己几颗星、家长的评价等几项内容组成。过程中我们不会过度的干涉,不会一直追问进展,不会催促她,充分相信她。完成任务之后她会很有成就感的拿着“任务单”来找我们打分,享受我们点评及肯定的过程,乐在其中。这也很好的培养了她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学校布置的作业我从不担心她会漏做,她会把需要我签字的东西都放在一起,排好序,“安排”我们签字。她也获得了被尊重被肯定的满足感。
三、帮孩子培养兴趣,丰富她们的生活
孩子们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在兴趣爱好方面,我们需要合理引导,但不设限。瑶瑶的兴趣爱好很广泛,她喜欢画画,喜欢游泳,喜欢芭蕾,我鼓励她多学习,多练习,但也会告诉她,兴趣变成热爱之前都会经历一段艰苦的日子,不要轻言放弃。这些爱好未必会带给孩子们成就,但是会拓宽他们的人生,让他们的生活更丰富,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四、做孩子的好朋友,重视她们的心理健康
我和瑶瑶相处时,更多是当她的知心好朋友。我常常和孩子聊天,听她的想法,听她的小开心或小烦恼,作她最忠实的“粉丝”。比如发生了令她不开心的事情,我会尊重和保护她当下的情感,但不会主观的评判,引导她换位思考,我会跟她说:“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和他人的优点打交道,不如我们来一起说说你身边同学的优点吧”,让她换一种角度,不执拗与他人的错误,与事情本身。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稳定的情绪,健康的情感,这样才能长期的输出给我们的孩子,帮助他们形成独立健康的人格。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一段广为流传的话:“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育儿是潜移默化中的影响,我们要言传身教,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孩子,给他们自由生长和超越的空间。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谢谢大家。
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 一(1)班 李悦瑶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