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子进入小学阶段开始,我经常对他唠叨的一句话是:我们其实一样大,你第一次做孩子,我第一次做母亲,他听后总是傻乎乎地看着我。我的儿子自律性差、特别幼稚,我时常感受到彷徨与困惑,时常又被惊喜与惊吓冲击着,育儿心得对于我而言,且行且成长。
一、从为他付出到向他索取
在和儿子的相处中,我从全身心的付出到选择适当的示弱,慢慢地把他当作一个大人。“儿子,妈妈是女生,你要保护我。”,“儿子,你力气大,这些水果你提回家吧”,“儿子,这个我不会处理,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帮我吗?”。有时他遇到疑惑,我不再似从前急于给予答案,知识是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搜索的,但是能力不能搜索,我试着让他独立面对问题,给予一定时间去思考,慢慢培养他承担一些家庭责任,希望他能有足够的爱和包容。
二、允许犯错,尊重但不放任自由
十岁的男孩子会做一些自认为嘚瑟的事情实现自我价值,我假装无视,允许犯错,弱化结果,强化过程。考试结果不理想,我会告诉他,关键是你是不是努力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你认真了,无论结果,我都会为你喝彩,但是你自鸣得意,就要承担被惩罚的后果。之后,我会陪他一起分析原因,找差距,及时总结,尽量避免以后的考试中犯类似的错误。吃一堑长一智,孩子的人生也不例外。作为家长尊重他,并不代表放任自由,培养个性前提是按照家长规定要求去做。
三、真诚嘉许,习惯性发现优点,强调爸爸角色
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句鼓励的话可以让孩子越来越信任家长。有时候他放学回家,选择先做作业再安排自己的自由时间,我就会刻意地表扬他,“妈妈觉得你越来越懂得轻重缓急了,你真的长大了,已经知道什么事情应该先做,让人特别的安心。”孩子能清楚分辨家长的语言行为是否真心而非敷衍,赞扬他的行为,告知我的感受,经常会事半功倍。当然,男孩子的教育中,爸爸的角色尤为重要,与爸爸一起打球,讨论兴趣爱好,学习勇敢、理性、男子汉气质等。
育儿不是一朝一夕的,适当放下家长的架子,增加一点朋友式的沟通,希望我能和孩子共同进步,静待花开。
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 四(1)中队 支恒祺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