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书海,放飞心灵

下班刚进家门,就看到女儿小小的身躯窝在大大的沙发里,手捧一本《窗边的小豆豆》读得津津有味。见我回来,冲着我喊一声:“妈妈,我作业都做完了,看会儿书,你别烦我。”我无奈地一笑,不去打扰她。女儿从小爱看书,只是现在上了小学有了课业压力,每天到底是先看书还是先做作业成了我们娘俩的博弈。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女儿就是从小“吃着”书籍这个“营养品”长大的。从她三个月大能抓握东西开始,我就拿布书或是彩卡给她玩,她总是边看边啃,玩得不亦乐乎。到六个月大时,我便带她开启了绘本阅读,每天固定一至两个小时读绘本给她听。我觉得绘本是最好的阅读启蒙,精美的图画配上简洁而又美妙的文字,从心底深处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我大约买过几百本绘本,也从图书馆等途径借阅过一些,每本绘本都是重复阅读的,有的是一个晚上讲了10几遍,有的是每隔几天拿出来讲一讲,只要女儿想看,我就讲给她听,从来不说“这本已经看过了”之类的话。听得多了,女儿就能把一些绘本一字不错地念出来,其实书上的字她一个也不认识,只是听多了熟记了而已。再后来,她自己就能把绘本上的字“音”和字“形”匹配起来,凭着这个能力认识了很多字。

亲子阅读一直坚持了三年多,女儿上了幼儿园以后我想是时候培养她自主阅读能力了。于是在亲子阅读时我有意识地少读或是干脆不读了,鼓励女儿自己看,往往一本新书我讲了几遍之后就会对女儿说:“宝贝,妈妈现在有事要忙,走开一会哦,你自己先看看吧。”女儿等不及我回来,就只能自己阅读了。在这个阶段,我会指出书上的生字提醒女儿去记忆,进一步提升识字量。很快,单靠绘本已经无法满足女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速度了,全文字的儿童文学读本正式上场。我也是帮她稍微读了几页之后就坚决不读了,女儿按捺不住被激起的阅读兴趣只能自己看了下去,遇到生字我就鼓励她跳过生字继续阅读,不会影响对故事的整体理解。熬过起步阶段,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开始了自主阅读,大概幼儿园大班开始我就再也不需要读故事给女儿听了。进入小学一年级,女儿已经读完了很多国内外童话、各类传说神话故事、儿童文学类作品,并开始增加历史类、科学类读物。而且,因为泛读向精读转变的需要,以及应试的需要,我每周会给女儿布置几篇阅读理解练习,以提高她的理解能力和做题能力。

关于书本的选择,我的做法是这样的:用来启蒙的绘本随便买,市面上绘本千千万,从一页图片配几个字到一页图片配几句话,难度差异并不大。选择文字类读本时,因为国内分级阅读指导几乎没有,我参考更多的是各个学校针对不同年级推出的推荐书目,或是一些育儿公众号和教育大咖的推荐书目。最关键的还是要看孩子是否愿意读,如果孩子暂时对某一本书没有兴趣,或是难度太大看不懂,那不妨把这本书放一放,待孩子的阅读能力提高后再拿来读。

阅读的好处真是太显而易见了,增加孩子见识、提高基本素质、阐明做人道理之类的“大话”自是无需多言,从“功利”的角度说,大量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课外阅读与课内语文成绩息息相关。我没有专门教过女儿识字,她通过自主阅读储备了很大的识字量,从一年级入学开始,她做作业或是考试时从不需要家长或老师读题,更是没有出现过题目读不懂的情况。很多家长喜欢通过旅游增长孩子的见识,但是在发生新冠疫情后,大部分孩子都被锁在了家里,在无法实现“行万里路”的现实境遇中,不妨试试“读万卷书”吧。让孩子在书中畅游,放飞心灵!

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   一(8)班  于丁一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