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文明校园 > 特色指标

德 育 工 作 五 年 规 划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2-10-30   阅读次数:780 次


目标()

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紧密融合的教育网络。

阶段

   

   

第一阶段

 

2007.9

|

2008.12

1、形成家长参与的轮职校长机制,提升家校共同管理品质。

2、营造家校联动,共同关注教育发展的工作氛围。

1、梳理多年来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成功经验。

2、物色聘请素质良好,关心教育,有一定影响的家长担任轮职校长。

3、构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网络 每学期召开23次家庭教育信息交流。。

4、学校派出教师专人负责社区的工作,密切学校与社区的联系。

第二阶段

 

2009.1

|

20010.12

1、规范轮职校长工作机制,创导良好的学校教育的监督形式。

2、探索“学校、家庭和社区紧密融合的教育新模式。

3、进一步优化学校各类各级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1、进一步实现“家庭、学校、社区教育的同步化”,要做到定内容,定人员,定地点。(每学期计划中体现)

2、每学期二次研究轮职校长的工作进展,凸显轮职校长地位和作用。

3、每学年召开一次好家长代表会。

4、建立学校、社区、社会实践基地。

5 “家长学校”工作建设制度化、实效化,定期、定时、定主题聘请专家、教师、家长代表等作专题辅导。

6、拟定相关的家庭教育课题,并落实课题计划的实施。

第三阶段

 

2011.1

|

2012.8

1、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紧密融合的教育网络。

2、实现社会实践基地全面育人的功能。

1、筹备闸北实小“轮职校长”经验交流会。

2、汇编闸北实小《教育之希望》一书。

3、评选“学习型家庭”,召开“实小好家长表彰大会”。

4、策划由学校社区联合主办的“教育之明天”家庭教育研讨会。

5、完成社会实践基地分布图。

 

 

 

 

 

目标()

编撰“怎么办”道德教育新课程。

阶段

   

   

第一阶段

 

2007.9

|

2008.12

1、优化实小德育新举措的内容。

2、推进实小德育校本新课程的实施。

3、加强德育教育的综合性、时代性、主题性。

1、确立“讲诚信、讲规则、讲交往”为“三讲”内容。

2、各年级组依照年级特点,制定实施“诚信、规则、交往”的细则,并发动每一位班主任根据班级情况,策划特色活动及考章内容。

3、成立德育校本课程的编撰小组,成员初定为校长、书记、德育主管、大队辅导员、名班主任讲师团及年级组长。

第二阶段

 

2009.1

|

收藏该页】 【关闭窗口】 【回顶部

上一篇:“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退休教师主题庆祝活动

下一篇: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规范



版权所有:上海市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校址:上海市大宁路670号

操作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