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
闸北区实验小学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上海市教育中长期发展与改革规划》精神为指导,结合闸北教育“十二五”规划和闸北实小发展愿景,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和提升“和谐校园”建设的力度,在不断创建“优质教育窗口”的行动中,再现上海市文明单位师生风貌,不断提升育人质量。为闸北优质教育区的整体实现作出我们的贡献。
二、目的要求
在第十七上海市文明单位创建期间,我校要进一步贯彻上海市教育系统文明单位的标准,以全国文明校为楷模,切实加强校园人文建设和精神文明培育。形成“政治观念求共识、思想理念求共鸣、创建文明求共谋、师生行为求统一”的氛围。真正做到“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奋发进取、力求实效”,实现“形态与内涵”“和谐与发展”,“质量与效益”共享,努力实现“现代小学”的办学目标。
三、创建目标
凭借闸北实小二十年的办学历史,创造“现代小学”的和谐之美,让 “高质量,轻负担,充满幸福感”的实小教育绽放新的魅力。
四、创建措施
(一)强化社会道德理念,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面对新的形势,学校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要抓住“校庆二十周年”机遇,深化校园思想工作内涵,在引领“师德建设、教育观念、知识结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建立三级学习制度(学校班子成员、中心组成员、党员和全体教师的学习制度)。定时间、定内容,认真学习,正确理解党在各阶段的理论和“十八大”重要思想,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精神,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
2、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持续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3、推进城区文明建设,深化“荣辱观”的教育,落实“七建”目标,建立和完善党团员志愿者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在同类学校以及社区内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4、在深入开展“建文明班组,创文明岗位,做文明职工”等教育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学习型班组”建设,切实加强教师礼仪的完美塑造。要求教师普遍具有文明礼仪、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良好素养和团队作风。
5、进一步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技能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教育科研培训等各类形式多样的区级培训活动,并从财力与时间上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市级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力争全体教师的普通话普及率和文字使用规范率达到99%以上。
(二)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全体教师要在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与职业道德,具有良好文明素养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城市公共管理、社会援助和社会公益等社会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培养其助人为乐、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精神。针对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特点,完善社会捐赠计划,形成捐赠机制,开展捐赠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1、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援助和社会公益活动,争做社会活动志愿者。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与辐射作用,党员教师带领组室全体成员加入志愿者服务队行列,为社会贡献智慧与力量,力争在职党员志愿者服务覆盖率为100%。
2、积极推广自愿无偿献血,每年完成或超额完成献血指标。
3、参加城市公共管理,做好校门前的绿化保洁工作;完善困难师生的帮困救助机制;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主题实践活动。落实专人负责,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交通安全、用电安全、环境保护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4、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专业特长与人文素养,协助社区开展群众性的文明创建活动,指导、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推进社区的文化建设,为社区教育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三)改善学校机制建设,着力提高创建质效
根据市文明单位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我们重新审视和梳理在创建工作中的经验、特色,抓住学校发展的契机,高标准,严要求,把工作中的得失、利弊放在新的工作背景中予以保持、发展,改进和完善。
1、建立长效性的宣传教育机制。 “文明单位”是一个综合性全面性的单位集体荣誉称号,内容和条件的含量要求高,是一个单位的团体行为,需要全员参与全体共创。因此,建立长效性的宣传教育机制,提高认识,开展反腐倡廉教育、荣辱观教育、师德教育、法制教育等系列活动,提倡和鼓励全院教职工办文明事做文明人,自觉参与创建市文明单位的活动。
2、建立以书记为组长的市级文明单位领导小组,创建工作例会制度,每两月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负责策划、规划、组织、指导文明创建工作。
3、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机制。建立干部考核细则,严格执行干部言行守则,探索干部用人机制,建立中层干部向教代会述职报告制度。加大青年党员干部的培养力度,建设一支和谐、务实、高效、结构合理的学校班子队伍。
4、完善民主管理机制。理顺重大事情的决策顺序,开展教代会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坚持教代会民主改革,提高教代会参政议政的力度,不断提高管理决策水平。
5、优化教职工管理考核机制。对教职工的考核评价实行重师德、重实绩、重过程的激励机制。实施“多劳多得,优劳多酬”考核方案,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创建学习型集体
学校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根据教师自主发展的专业需求,确立学习型组织创建目标,形成学习的浓厚氛围,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不断积淀校园文化。
1【收藏该页】 【关闭窗口】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