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文明校园 > 特色指标

发生在体育课上的一件事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4-02-24   阅读次数:770 次


闸北区实验小学        

 

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尤其是在孩子的学生时代都会一辈子记住曾对他有帮助的人。教师这个职业就是孩子生命成长中的引路人,孩子生命智慧的开拓者。关注孩子、信任孩子;给孩子创造机会,给孩子予以激励是当今教师的教育责任。如何做教师?怎样当好一名“受学生喜爱”,让学生受益的好老师?这个故事就发生在闸北区实验小学新教师沈磊老师的教育日历之中。

前一阶段的一个下午,在沈磊老师的体育课上,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拿着跳绳蹦蹦跳跳的活跃在操场上,唯有一位个子“高大”却看上去很是胆怯的女孩子,呆呆的站立着,游离了班级的活动群体,这一切映入了沈磊老师的视野。

老师瞧了这位学生几眼,有意的安排几个好同学和这位高大的女孩子编为一个活动小组。孩子们个个欢呼雀跃,而这位个高的女孩还是躲在跑道边上的小栏杆边坐了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组织好班级孩子活动之后,问了几个同学后又走近这位个高的女孩。“姚力榕同学,你不会跳吗?”,孩子低着头,不做声;“你不喜欢和她们一起玩吗?”还是不作声;迎面跑来一个同学说:“老师,她不会跳!”。随之引来一阵“哈哈”的大笑声。老师一阵“叫鞭”很快的集合了队伍。请一位小干部把这位个高的女孩一起归队了。在老师的一席话语中,引出了这样一个话题:当我们身边在学习上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孩子们对刚才的一阵笑声似乎有了感应。个个低下了。我班还有几个小朋友在跳绳的过程中没有参与好,是不会跳还是胆子小?怕跳不好?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起小手说:老师,我们都会跳了,只有姚力榕不会……;“那怎么办呢?”老师是希望大家一起帮助姚力榕。接下,老师把跳绳活动分成“一对一”;老师和姚力榕一个组。先是陪着姚力榕谈话,接着和姚力榕一起小跑,再和她一起和跳。嘿,小姚同学有起色了,虽然跳得不够好,但是她敢于尝试了,跳起来了……

从那以后,每一次体育课上,都有沈老师和小姚同学在一起活动的身影。老师给以关注,给以教导,给予信任、给予特别的帮助。我们发现小姚同学愿意和孩子们一起活动了。

老师的教学观察日记中这样写到:“开始的时候,我让她尝试跳绳,并且我在旁观察,但我发现她始终是不敢跳,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周围的小伙伴总是笑话她,于是我告诉她:“不要管周围的小朋友,老师觉得你能行,而且始终会帮助你的!”慢慢地,她开始胆子大起来了,尝试跳了一个,我看了之后,立马在全班的面前表扬她,让全班的小朋友都知道姚力榕小朋友也会跳绳,也很棒,并不断激励她再多跳几个,通过我的不断激励,渐渐地,姚力榕小朋友终于放心大胆地进行多次连跳,并且周围的小朋友也不断地过来围观,却没有用异样而嘲笑的眼光来看她,而是热情地帮助她。最后,通过姚力榕小朋友不断地努力,她终于学会了跳绳,虽然在动作上看上去还是不大协调,但是通过我不断地鼓励和耐心的教导,使她摆脱了不会跳绳的阴影,更重要的是,班级里有很多小朋友都情不自禁地过来帮助她,使她不再感到孤独……”

《师说》里有一句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解惑,就是指老师要擅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且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是作为一名教师最为基本的准则。在《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中提出“教学相长”和“因材施教”的理论就是倡导教育的公平。既:针对学生的不同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而并不是一味的放弃。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有不同的差异,作为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有效的教学,而不是带着有色眼镜去关注好的学生,放弃差的学生。其实,学生本无好坏之分,只是自身学习能力有高有低而已。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上要重视诱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宽容孩子的弱点,多点鼓励和激励,就是放大孩子的学习成功点。一句话:教育就是从好奇和兴趣开始,培养学生耐久的学习毅力,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收藏该页】 【关闭窗口】 【回顶部

上一篇:第十七届上海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规划

下一篇:上海市优秀共青团干部推荐公示



版权所有:上海市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校址:上海市大宁路670号

操作成功!